跳转到正文内容

欧洲期交所拼抢大中华会员 设香港数据接入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21日 01:48  21世纪经济报道

  伍永达

  7月20日,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在香港宣布,因应大中华地区持续增长的需求,该交易所于6月在香港设立数据接入点,为区内会员提供高速、直接及具成本效益的交易系统连接服务。这是继新加坡后该交易所在亚洲的第二个接入点。

  Eurex数据表明,近年亚洲地区对于海外期货交易需求持续上升,该所亚洲区会员交易量从2006年至2010年年均增幅在3倍以上,会员数也增至18个。其中,大中华区增长更为显著,去年至今新增2家总部在内地的会员——广发期货(香港)及南华期货(香港)、5家总部在台湾的会员,是首次有来自香港以外大中华地区的会员加入。

  欧洲期货交易所香港办事处主管卢展辉称,透过接入点,大中华区的会员将能在一秒内完成数次交易,“(会员)若进一步采用远程数据服务,将交易系统设在德国,能够进一步提高交易速度至数毫秒一笔”。此外,新增的接入点也将提高亚洲区服务的稳定性,提供了可替换数据链路。

  目前,Eurex在新加坡设有分支,在香港和东京设有代表处,母公司德国交易所集团则在北京设有代表处。

  除了在亚洲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之外,Eurex亦有与亚洲地区其他交易所合作提供产品或服务。

  自去年8月底起,Eurex与韩国交易所合作提供KOSPI 200指数期权的24小时交易清算服务。最新数据表明,韩国交易所是世界上成交量最大的期货交易所,2010年交易量超36亿张,而其主要交易品种就是KOSPI 200指数期权。

  交易时段扩展至24小时,涵盖欧美主要交易时段有助于投资者管理风险,欧洲期货交易所香港办事处副主管李馥涛表示,“比如之前因导弹引致的朝鲜半岛局势紧张,Eurex市场反应迅速,KOSPI期权成交量大增至10多万张,而当时韩国交易所已近收市”。

  此外,Eurex亦有提供Euro STOXX 50指数给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推出期权期货产品,与东京、印度的交易所也有产品合作。

  卢展辉向记者表示,未来将会继续发展大中华区会员。Eurex目前没有计划与港交所及内地交易所合作,但仍然持开放态度。

  至于在开发推出恒指或沪深指数产品方面,他认为要看市场需求情况再做决定,“假如推出以A股指数为标的的产品,但因投资者无法同时参与A股市场对冲风险,市场难有需求”。

  作为德国交易所集团旗下的一员,德交所与纽交所的合并同样有助于进一步加强Eurex的市场地位。

  纽交所旗下的Euronext是世界第四大期货交易所(2010年),该所旗下的Liffe交易所位于伦敦。卢展辉透露,合并后,尽管德交所及纽交所仍将相对独立地运营,接受各自国家的监管,但Liffe将并入Eurex。

  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Eurex和Liffe交易所在欧洲期货交易市场上所占总份额超过90%。

  对于合并一事,卢展辉表示两家交易所的绝大多数股东已经同意交易,下一步将等待监管部门的批准,他有信心即使有波折最终仍会成功合并。

  资料显示,Eurex是全球第三大期货交易所,仅次于韩国交易所及CME集团,2010年成交量超26亿张合约。其产品涵盖股权、利率、商品、天气等为标的的衍生产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