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干旱带来升水 粮价难现下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4日 00:2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童波

  在国内粮食库存相对充裕、抗旱能力较强的情况下,旱情难以对价格形成持续支撑。不过,在粮食供需“紧平衡”、农产品种植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国内粮价还是难现下跌。

  我国粮食“紧平衡”为国内粮价重心上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过去10年里,我国粮食整体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粮食对外依存度很低。但从分品种上来看,我国小麦产量大于国内消费量,节余较多,稻谷产销平衡有余,大豆产销缺口较大,而节余一直较多的玉米,由于工业需要不断增加进口也开始放大。随着进口的增加,国内外粮食价格联动性增强。尽管进口量相对于我国的需求量与产量相差甚远,但进口形势的转变可能被市场放大,心理作用远甚于实际影响。

  种植成本推升粮价上涨预期。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的基础原材料、能源、化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上涨,增加了粮食种植成本。以长江流域的油菜籽种植为例,由于生产资料与劳力成本大幅的上涨,使得油菜种植成本也在增加。

  国家储备库存下降,调控能力是市场关注的焦点。2010年下半年,国家为稳定物价加大了对市场的投放力度。根据我们追踪,中储粮2010年全年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180批次,涉及稻谷、玉米、小麦(包括进口小麦)和豆类油脂品种,总计约8500万吨。而2010年国家收储量相对下滑,让市场对中储粮的粮食库存下降存在担忧。以菜籽油为例,在经过持续的抛储后,国家储备约有60-70万吨的菜籽油临储库存,与国内2500万吨的油脂需求相差甚远;同时,国储和临储玉米库存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国家2011年通过公开抛售临时储备玉米来调控市场的空间不大。

  恶劣天气已引起天气升水。现阶段,正是夏粮收获、秋粮播种的阶段,天气对产量或质量存在影响。今年春天包括大豆、玉米在内的美国北部地区雨水过量,导致农作物难以耕种,玉米、大豆播种面积可能下滑。国内方面,目前正是小麦收获、稻谷播种阶段,然而去年11月份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与历史同期减少一半。水利大省——湖北省相关部门已经启动了抗旱三级应急响应。根据笔者的调研,由于干旱缺水,湖北部分地区稻田开始改种棉花等其他相对耐旱作物。这也是稻谷成为近期市场明星的重要原因。

  尽管我国粮食易涨难跌,但我们需要注意到我国粮食生产“七连增”,国内小麦、玉米和稻谷库存相对充裕。去年4-5月份,西南干旱也曾推升国内农产品价格,但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农业生产很快恢复稳定,最终国内粮食还是实现丰产。今年长江流域干旱,目前来看受影响最大的是稻谷等粮食,随着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旱情有望得到缓解,谷物等品种也难以获得持久支撑。当然,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则价格上涨还将持续。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