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调控加强 农产品回归理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4日 04:14  证券时报

  吴媛瑾

  10月份以来,央行不断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措施,来遏制通胀形势不断恶化的紧迫性不断加大。后期农产品板块长期趋势偏空,部分前期过度炒作的品种,棉花、白糖、玉米等都存在一个快速回落的风险。对于前期涨幅较小的品种,如大豆、豆粕、早籼稻存在一定的估值优势,待价格企稳后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管理通胀紧迫性加大,宏观调控频频出击。首先是11月17日召开工作会议特别要求,农产品方面要把握好储备投放力度,如国储糖、植物油的抛储。其中,主要是打击游资对于棉花现货市场的过度投机炒作和解决新疆棉的外运问题,对于平抑暴涨的棉价起到一定的作用。限制玉米下游产业的盲目扩张,以缓解国内玉米饲粮的供需紧张的局面,调控日益上涨的粮价有一定的震慑威力。再加上对于期货市场和电子交易市场的监管的决心,无疑在一定层面上,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调控通胀的决心和态度,严防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过度投机使得农产品现货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这对于农产品期货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利空,对于处在高位的农产品价格无疑是当头棒喝。

  国务院16条措施调控“范围宽、力度大、实施时间紧”,其核心点在于“疏导”,价格管制暂无实施可能。除了供应面的还有金融交易的监管措施,11月22日银监会办公厅的紧急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资金支持力度。通知同时提醒银行,加强涉农信贷资金用途管控,从源头上控制信贷资金挪用风险,严肃查处信贷资金挪用于农产品炒作、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规行为,抑制不合理信贷资金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投机资金的来源收紧和市场上投机炒作之风得以大幅下降,这也使得近期的农产品市场持续处于一个大幅单边下挫的局面。

  流动性逐步收紧,抑制过度炒作。从10月份以来的政策动向看,中央政府对于如何管理通胀预期,形成了“短期问题与长期问题相结合”的调控思路,以求“标本兼治”:一方面通过数量型和价格工具收紧流动性,同时运用行政手段严格外汇管理,对冲热钱流入对国内流动性的冲击;另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调控农产品价格,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管理,稳定市场预期。

  展望货币政策,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弱化了近期加息的可能性,但不排除在关键数据来临前,央行运用利率价格工具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中央政府抑制通胀的决心有可能较市场预期的更坚决,包括货币政策组合中的调整准备金率、严格外汇管理、发行央票等的力度和频率以及价格管制的力度、范围均有可能比市场预期的要大,或将成为引发市场持续调整的关键因素。在两周内即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会对当前的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做出一定的调整,加大力度收紧资金流动性也成为后期的关注焦点。 (中期研究院 吴媛瑾)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