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投机资金炒作阶段性降温 商品市场上涨热情趋减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 08:14  期货日报

  10月中旬以来,随着中国金融危机后首次加息的开始,国内外金融市场便走出了以往的平稳,行情表现的愈加狂热。市场普遍认为加息“靴子”落地,后续可调控政策手段减少,商品市场普遍展现出疯狂的上涨,伴随着国内物价水平整体的快速上升,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市场干预政策窗口打开,各种政策调控陆续出现,股市乃至商品市场也从前期疯狂的攀升形势中走出,政策压力逐步显现。

  在这整个过程中,早籼稻期货市场却表现的异常火爆,在持仓量快速攀升之后,成交量也在不断刷新纪录,游资介入迹象明显,在近期商品市场快速的回落过程中,早籼稻一直表现较为坚挺,几度成为反弹的引领者。而近几日,央行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国务院接连的物价稳定措施出炉,均会给商品市场乃至股市带来明显的冲击,早籼稻市场游资争夺局面也将阶段性降温。

  一、通胀与城市化是物价上涨的源动力

  自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大经济体均给市场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我国政府同样如此。虽然说年初以来,政策导向以控制通胀、抑制物价大幅上涨为主,但长久以来的大量信贷投放以及持续的“负利率”形势,使得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明显过剩。

  在上半年乃至之前的时间内,国内市场有着房地产市场这一“蓄水池”,吸引着大量的游资介入该市场,进而表现出国内房价快速的上涨。在政策转向调控房地产市场之后,这个传统的“蓄水池”已经不再安全,从而使得游资纷纷另谋生路,商品市场、股市无疑成为资金流向的一个重要方向,这也是下半年之后国内股市乃至商品市场强劲涨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我国的高速城市化进程。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年初发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报告中已经指出,中国在过去30年中的城市化速度已经超过了其他国家,居世界之首,中国的城市比例在过去的30年间增长了一倍多,从1980年的19%跃升至2010年的47%,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

  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随着越来越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在心理上对收益的预期也在不断提高,间接致使农民对大宗农产品、蔬菜等产品的价格预期更高,以求心理上得到平衡,而进城务工农民数量的增加,也使得农产品种植积极性下降,大宗农产品明显表现出供需趋紧格局。这是推动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我国后期将长久面对的一种发展趋势,工农收益需要逐步趋近。

  二、政策“组合拳”阶段性压制作用难改长期物价上涨趋势

  11月上旬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该数据已经创25个月来新高。这样的CPI数据已经明显触及我国政策层的神经,对年中CPI“保三”的目标带来较大的威胁,随着年内首次加息的展开,政策调控“组合拳”也在陆续出台。

  为快速抑制市场高企的通胀氛围,中国人民银行上周五决定从今年11月29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多月以来,央行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年内第五次上调,累计上调达2.5%,当前国内大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升至18%,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紧随其来的是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通知中提出稳定物价“国16条”,从保障农产品供应、降低流通成本以及价格监督方面入手,并重申“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意欲控制物价的快速上涨。

  种种政策的接连出击,足以体现出我国政策层对当前市场过热氛围的紧张程度,也表现出其调控的决心。短期的政策重拳连击,势必让市场的热情有所降温。不过长期来看,上文所提到的两个根本问题并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国内物价长期的上升趋势并没有改变。

  三、早籼稻现货市场的平淡表现限制了期货市场的狂热

  稻谷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国家政策把对农民收益的保护一直放在首位,因此近年来稻谷产量整体平稳缓增。据有关部门11月份预测,今年我国稻谷产量为19640万吨,同比增加130万吨,增幅在0.7%,其中早籼稻为3132万吨,同比减少203万吨。而稻谷总消费量预计略有增加,稻谷市场整体供需宽松状态依然持续。这样的局面限制了稻谷市场的可炒作空间,早籼稻虽然出现一定幅度减产,但由于储备数量相对较大,因此供应上依然保持宽松局面。长期以来,国家政策性稻谷投放都在持续,很好的起到了稳定市场供应的作用。

  11月18日,国家临时存储稻谷竞价销售成交情况显示,计划交易稻谷197.14万吨,实际成交89.49万吨,总成交率45.4%,其中2008年早籼稻计划交易8.86万吨,实际成交6.1万吨,成交率68.9%,成交均价1876元/吨,2009年早籼稻计划交易5.07万吨,实际成交4.27万吨,成交率84.17%,成交均价1974元/吨。从早籼稻的成交情况来看,成交数量较前期有所增加,但是成交价格并没有出现太明显的变化,说明早籼稻现货市场供需依然稳定。这样的现货市场格局也很大程度限制了资金介入对早籼稻期价的推升作用,10月中旬早籼稻期价快速上涨之后的迅速回落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格局。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市场受到政策调控的连环冲击,投机资金的炒作热情势必受到压制,商品市场行情有望回到年初的政策与资金博弈状态。不过长期来看,宽松的货币供应格局仍然存在,对于中国而言面临着重要转折后的重新定价问题,原料商品价格长期上涨局面还将持续。对于早籼稻市场而言,其偏宽松的供应格局限制了期价走高的空间。

  作者:姜大中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