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农产品充当通胀指示器 更严厉的调控政策或现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03:4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招商期货 詹志红 杨霄

  今年以来,国内农产品市场品种轮番炒作产生的强势上涨行情格外亮眼,吸引了各路投机资金积极广泛参与,农产品的上涨范围也由年初的农副产品拓展及大宗农产品。如果我们将商品对通胀反映的不同程度来划分,基本金属对通胀反映最为敏感,而农产品则是对通胀现象的切实表现。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则说明通胀的市场氛围形成并切实存在着。从目前市场氛围看,棉花、白糖期货价格创新高,玉米、小麦甚至早籼稻等谷物价格都大涨,豆类油脂价格强势特征延续,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国内通胀的事实,并将进一步推升国内通胀的预期。

  农产品金融属性凸显

  农产品上涨与通胀程度两者相互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着CPI走高,而CPI走高反过来令市场预期通胀氛围加剧,吸引资金更多的涌向价值偏低的农产品,将农产品附加上了金融属性的内涵,令其价格脱离供需基本面所能解释的范围。

  今年4月份以来包括绿豆、大蒜在内的农副产品价格暴涨,“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这些大家所熟悉的口头词语,在今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如果说绿豆、大蒜、生姜等小宗农产品价格暴涨背后是单纯的游资推动的话,那么棉花、食糖、大豆等大宗农产品大涨就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游资力量。泛滥的流动性主导下的通胀预期令商品市场成为资金理想的避难场所,低位、具备较高价值洼地的农产品自然受到投机资金的青睐。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粮食价格同比增长12.7%,棉花价格同比增长32%。农产品价格在大幅上涨的同时,也使得CPI在顺延了7、8月份的上涨态势同时,涨幅再创新高。9月份公布的CPI同比上涨3.6%,其中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1%,可见,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在CPI的上涨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输入型通胀可能强化

  由于我国很多原材料的进口依存度很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进口的途径传导至国内,引起国内大宗商品上涨,加剧国内通胀预期。7月初因小麦减产引发的农产品大宗商品反弹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基本面的改善,已经衍变成农产品牛市的反转行情,尤其是国际农产品中的大豆、玉米品种,未来牛市特征将有望进一步延续。而我国对大豆原料巨大的缺口以及玉米市场对外需求缺口将扩大的预期,将令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的蛋白、油脂类品种跟随上涨成为一种趋势所在,也就是说,未来国内市场输入型通胀仍将可能被强化。

  更严厉的调控政策或现

  近一周以来,我们发现植物油市场再度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尤其是豆油品种,持仓量大幅增加揭示了资金涌入的高涨积极性。若植物油市场再现宛如2008年第一季度的火爆场面,将令国内通胀升温的预期再上一台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若植物油再现火爆行情,将有可能催生出国家更为严厉的调控政策,调控性政策风险将是农产品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