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内外粮价齐创新高 粮食安全再成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5日 06:57  经济参考报

  林毅夫:警惕国际粮价波及国内

  张晓强:主粮进口不到国内产量1%,影响尚小

  陈锡文:十几亿人年消费5亿多吨粮食,如果不主要依靠自己来满足供给,世界上谁也救不了

  记者 白田田 王涛 北京报道

  目前,秋粮收获在即,国内粮食价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间节点,秋粮可能夺取丰收。但是,在14日召开的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上,林毅夫、陈锡文等专家指出,全球化过程中,应该警惕国际粮价的大幅波动,以及这种价格波动信息传导到国内。从国内来看,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须进一步提高产能来满足需求。

  警示 价格传导仍须提防

  刚刚缓了口气的国际粮价再创新高。美国CBOT(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价在8月6日创下2008年9月份以来最高值后,于本周一又上涨至一个月内的高位。芝加哥玉米期价周一同样收高,主力合约创下自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纪录。此外,美黄豆主力合约在9月8日上涨至1056.60美分/蒲式耳的年内最高点。

  有分析认为,从两个月来资金流向以及行情表现来看,农产品走出了如2006年农产品牛市启动的板块轮动规律。首先是CBOT小麦、随后是CBOT玉米,最终由于比价效应的存在,CBOT大豆与玉米并驾齐驱,奏响了“农产品大牛市进行曲”。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14日在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不少发展中大国面临土地资源、水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在强调自己生产来满足国内需要的过程中,同时也要探索如何利用国际贸易的方式来部分解决粮食需求的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农产品出口国,如果因为国内供应减少,采取干预贸易的措施减少出口可能会造成国际价格的较大幅度波动。而这种价格波动信息又会传导到国内来,使得国内粮食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

  金鹏期货副总经理喻猛国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农产品的每一次价格上涨都和供应出问题有关系,俄罗斯已经出了问题,现在就看澳大利亚、阿根廷了,如果它们也出了问题,国际市场的粮价上涨会对国内造成较大的压力。

  但是,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14日在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表示,国内外粮食市场关联度较小。我国除大豆外,小麦、玉米、大米等品种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产量的1%。由于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影响。

  现状 总量有余,结构矛盾突出

  张晓强说,今年我国夏粮产量基本保持去年水平;秋粮面积比去年有所增加,目前长势良好,有可能夺取丰收。如果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今年我国有条件在粮食连续六年增产的基础上再获得较好的收成。当前我国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可以确保粮食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

  虽然市场普遍认为今年秋粮丰收在望,不过,在14日举行的农村金融国际研讨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提醒说,在粮食丰收背后,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他表示,虽然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粮食产量达5.3亿吨,国内粮食总需求大概在5.2亿吨左右,从总量来看是有结余的,“但从结构来看,矛盾是非常突出的”。

  在陈锡文看来,这种矛盾首先是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产量越来越少,长期形成的南粮北运正在被北粮南运的变化所替代,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件理想的事。

  有专家认为,这种北粮南运的发展趋势与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相背离,从长远来看,将进一步加大我国粮食增产的机会成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主任蒋省三此前在中国土地学会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就曾提到,18亿亩耕地红线虽然在数量上保住了,但粮食生产版图在改变,很多粮食主产区变成了销售区,粮食生产向成本高的地区转移。

  数据显示,北方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40.6%提高到2007年的52.5%,增加了11.9个百分点。北方地区稻谷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7.7%,比1980年增加近11个百分点。

  除了区域发展不合理,陈锡文认为粮食的品种结构也很不平衡,有些品种中国的进口量在与日俱增。以大豆为例,去年我国大豆的进口量达到了破纪录的4255万吨,国外有关机构估计2009/10年度中国进口大豆比重占到全球大豆进口量的53%。

  相关研究还表明,目前我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优质、高端品种产量占总产量比重均偏低,国内高端消费需求相当一部分依赖进口,低端品种则存在需求不足、产量过剩的问题。

  陈锡文说,这种局面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和需求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费5亿多吨粮食的国家,如果不主要依靠自己来满足供给,世界上谁也救不了我们”。

  趋势 未来粮价易涨难跌

  在国际粮价不断“刷新”的情况下,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是继续牛市行情。

  生意社分析师宋志超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目前大豆、玉米、小麦等市场形势来看,整个国际农产品市场依旧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农产品期货市场后市将会依旧走强。

  今年以来,水稻、玉米、小麦价格轮番上涨,随着秋粮大面积收获即将开始,下一个高点将会何时出现?

  东方艾格高级分析师陈树韦认为,从总体来看,粮食价格仍会维持上涨行情,但前段时间的集中抛售对抑制粮价起到了一定作用,所以国内短期不会出现大幅上涨。

  宋志超预计,受美国玉米期货走高的影响,加之下游养殖业需求良好,国内玉米期货将在短时间的回调之后,在九月下旬突破前期高点,再创新高。随着天气渐凉和双节临近,国内面粉市场也开始回暖,部分地区面粉价格出现上调现象,面粉厂和饲料厂走货量大幅增加,郑麦市场将在10月上旬突破前方高点2580元/吨后继续呈震荡走高态势。

  中华粮网信息主编焦善伟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目前秋粮生产整体形势不错,未来影响粮价的主要因素是需求。长期来看,需求的增长将支撑粮价“易涨难跌”。

  林毅夫认为,粮食需求的增加,除了人口增加因素外,还有收入增加引起的膳食结构改变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等因素。生物能源的需求是一大挑战,当石油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生物能源生产增多,这就会与粮食生产发生竞争关系,这里一方面是耕地的竞争,一方面是直接使用的竞争。根据研究,2007年到2008年国际粮食涨价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有不少粮食被转去生产生物能源,导致粮食供应不足,粮食价格上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