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改拍卖细则 玉米拍卖成交价一周骤降百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02:46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何珺发自北京

  8月31日,国家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的成交率从8月24日的88.18%骤降至33.05%,成交均价也由前一次的1707元/吨下跌到1618元/吨,一周内跌幅高达89元/吨。

  成交情况的突变源自8月23日临储玉米拍卖细则的再次修改。这是自今年5月起,玉米拍卖细则第5次被修改,对参与拍卖的企业资格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一改再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先满足饲料、养殖企业的需求,且避免粮源大量快速进入贸易环节。

  五改拍卖细则

  在前几次的修改中,有关部门先是规定“酒精、淀粉等深加工产品的企业一律不得参加购买”,随后上调了履约保证金,同时对企业购买玉米的数量规定了上限,如“同一买受人每次购买玉米的数量不得超过本企业一个月(30天)的用量”等。

  此次新细则中规定:“所有竞买企业必须是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了粮食统计台账,履行了向当地粮食部门报送统计报表的义务,统计工作管理规范的企业”,“自8月31日起,客户必须按新细则要求,提交《玉米日处理能力(日需求量)及定期报送统计报表证明》后才能购买东北玉米。”

  受该通知影响,8月24日玉米竞拍成交均价有所回落。据统计,当日在东北地区销售的临时储存玉米成交率为88.18%,成交均价为1707元/吨,较8月20日下跌49元/吨。

  在24日玉米竞拍激烈程度已经有所下降的基础上,8月31日的拍卖结果显示,此次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的成交率下降至33.05%,成交均价也继续下跌到1618元/吨。

  “从31日的拍卖结果来看,成交量价均走低,国家调控初显成效。”中华粮网玉米分析师郭春爱分析,24日的竞拍是在细则刚出台之时,尚未要求必须提前上交《玉米日处理能力(日需求量)及定期报送统计报表证明》,但自昨日的拍卖来看,已经开始严格审查上述文件。

  避免粮源大量进入贸易环节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8月27日发布通知称:“经有关部门审核,发现部分企业提供的《玉米日处理能力(日需求量)及定期报送统计报表证明》为虚假证明,已作违约处理。”

  记者梳理近两个月来玉米临时存储(含中央储备)的拍卖数据发现,除了内蒙古的成交率相对较低,其他省份的成交率大多超过80%,且多次出现90%以上甚至全部成交的情况。

  而31日的拍卖结果显示,各省成交率分别为:黑龙江99.99%、吉林24.93%、内蒙古14.88%、辽宁27.90%,对比24日的93.00%、99.99%、70.59%、89.66%,成交率变化不大的只有黑龙江省。

  “出现问题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吉林,因为一些小的饲料、养殖企业,虽然效益不好,但能申请到拍卖资格,然后转手给中间商。”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在8月24日的高成交率和高成交价之后,有关部门取消了部分企业的拍卖资格,但尚未听说将给予处罚。这意味着,对这些企业而言,仅损失了100元的保证金。

  除了部分转用资质参与拍卖的贸易商被取消了拍卖资格,上述人士还表示,27日的通知发布后,还有部分企业因为忙于准备统计报表而无暇参与此次拍卖,也导致成交率骤降。

  和小麦拍卖相对“冷场”的局面不同,自4月13日在东北四省区销售政策性库存玉米以来,玉米拍卖日趋火热,截至8月18日,已成交玉米1202.09万吨。而来自粮食局的数据显示,2008和2009两年,国家在东北四省区共收购临储玉米3600多万吨。

  8月20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主任尚强民曾撰文表示,国家库存随着销售的进行减少了,但企业库存增加了。截至7月底,仅东北四省区入统的国有粮食企业、非国有粮食企业和重点转化用粮企业的玉米商品库存,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12.25万吨。

  上述人士分析:“国家此次严查一方面是为了减缓储备粮流入市场的速度,另一方面是为了让拍卖粮源尽快流入终端需求市场,避免中间环节囤积粮源。”他预测,在国家的管控下,像8月24日拍卖的火热场面,未来不太可能再次出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