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玉米:政策调控难敌供需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31日 07:4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万达期货研究中心 葛欢娜

  今年食品价格上涨给CPI上升带来的贡献有目共睹,随之而来的是政府“打击粮食囤积”、“增加粮食投放量”、“促进蔬菜生产”等一系列政策,而细究涨价的原由都是天灾导致的减产。而我们只能说面对不可控因素推动的涨势,即使政策有调控意图,效果也无能为力,恰好印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古语。即使在2009年中国政策有充裕临时储备,也未能避免本年度玉米价格上涨25%的尴尬局面;今年亦是如此,在没有临时储备作为额外供应、中央储备库存同比减少以及新玉米产量扑朔迷离背景下,政策对价格调控作用将逐步下降,除非采取强制行政手段。

  储备大幅缩减 补库势在必行

  首先,临储玉米量越来越少。从2009年7月21日对2008年临储玉米拍卖开始到2009年10月1日(2009/2010年度开始)为止,累计拍卖以及定向销售量为1531万吨。因此,本市场年度伊始剩下的临储玉米仅为2295(加上07/08年度剩余226.27万吨临储玉米)万吨。截至6月11日中央储备玉米进行拍卖之前,本年度拍卖成交的临储玉米达到1466万吨,可知6月11日拍卖剩下的临储玉米仅为829万吨,而到东北玉米上市还需要4个月时间,全国拍卖量显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入中央储备。

  其次,中央储备玉米在逐渐消耗。截至本周,加入中央储备之后玉米的成交量以及达到977万吨,超过了剩下的临储量829万吨,而预计拍卖还将至少进行1个半月。

  到本次拍卖结束可以大致估算出,今年拍卖加入了多少中央储备粮,按照当前成交速度,预计后期还将有将近1000万吨的量投放市场才够用,因此,我们认为最终中央储备粮投放进入市场的数量可能超过1000万吨,因此市场库存以及国有库存的大量消耗使得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度玉米可供调控量大大减少,除非等新玉米上市继续补足中央储备量,而基于对未来调控价格的考虑,中储粮势必出手,在未来采购大军中市场又多一个竞争对手,这很有可能造成东北新玉米上市时价格逆势上涨。

  天灾多变的一年 新产量扑朔迷离

  新玉米从南到北将陆续上市,而今年虽然没有出现去年干旱,但播种延迟、东北洪水、华北部分地区的干旱以及南方洪水却不断出现。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到底如何,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好于去年但是能否达到2008年的丰产状况,却没有一个统一答案,产量低于2008年时的水平亦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产量不及2008年,而期初库存远低于08/09年度,加上需求两年的刚性增加,今年新玉米供需紧张似乎已经开始达到共识,以至于在产区早早出现了贸易商提前收购的现象,这在往年是不曾见到的。

  养殖业利润开始恢复 饲料需求火上浇油

  随着一轮生猪、家禽的淘汰出栏,短期供应减少使得价格出现超过20-40%的涨幅,养殖利润也开始回升,生猪养殖进入盈利阶段,而家禽养殖利润也达到了两年来最好水平,这使得各个畜禽的存栏预期开始上调。生猪存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加,虽然同比继续减少,但是已有好转迹象,饲料需求预期的好转也为原本供需紧张的玉米市场火上加了一点油。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