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秋粮丰收压力大 水稻价格可能波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20日 22:42  经济观察报

  降蕴彰

  经历过一轮轮涨价潮后,人们对今年下半年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市场的价格走向格外敏感。

  而判断价格走向的一个关键指标,就是看占全年粮食产量70%以上的秋粮——特别是水稻、玉米两大主粮,今年能否获得丰收。

  中国粮食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在“农业部今年小麦增产的说法”受到市场普遍质疑的情况下,秋粮如果能获得丰收,对后期降低CPI指数乃至减少通胀预期都会有很大作用。

  本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官员以及多个秋粮生产大省等渠道获悉,截至目前,在秋粮两大主粮中,玉米产量预期普遍乐观,而对水稻的产量则颇多担忧。

  秋粮看涨

  根据发改委监测,今年上半年,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2.3%。进入7月份,小麦收购价格已经趋于平稳,但水稻、玉米收购价格仍然是继续上升。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一位官员向本报透露,今年上半年,粳稻价格上涨最多,进入7月份,前期涨幅较高的粳稻收购价格在国家调控作用下才略有回落。8月之后这段时间,国内籼稻收购价格仍然在继续上升。

  他表示,水稻、玉米收购价格之所以持续看涨,除了部分游资炒作的因素之外,另一个最主要原因是,受前期西南地区干旱,北部低温多雨,后期暴雨洪水等因素影响,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秋粮会减产。

  这种预期并非空穴来风。8月上旬公开的信息显示,在江西、湖北、吉林等农业大省,粮食减产和绝收等情况都很严重。在湖北,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499万亩,重灾和绝收437万亩;在江西,早稻产量比去年减产13亿斤,减幅为8.7%;在吉林,有1881万亩的农作物受洪灾侵袭,其中373.5万亩绝收。这些数据得到了上述三省农业部门的证实。

  我国全年粮食分为三季,即夏粮、早稻、秋粮。农业部一位官员告诉本报,从目前来看,与去年相比,今年夏粮和早稻都是减产的,所幸夏粮和早稻所占全年粮食的比重不足40%,而且夏粮和早稻减产的幅度都很小,因此并未对全年粮食生产造成严重的影响。

  “但目前看秋粮生产最大的不确定性是水稻。”农业部的一位官员告诉本报,连续不断的暴雨洪水给我国秋粮生产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最近一段时间,农业部最主要领导都亲赴水稻主产大省坐镇指挥。

  “由于今年气候显得极端异常,秋粮生产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此农业部的几位重要官员都感觉压力很大。”前述农业部官员表示。

  水稻减产隐忧

  本报此前从国家粮食局了解到,目前国内粮食库存,玉米和小麦是供大于求,而稻谷的供求是趋于平衡。

  但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秋粮的新增种植面积却呈现了与库存相反的变化。

  据农业部农情调度公开的信息,预计今年我国秋粮面积11.49亿亩,比去年增加1300万亩。上述农业部官员表示,在新增的1300万亩秋粮中,玉米预计就达到1200万亩。

  这种说法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中心主任张世煌的认同,张本人是农业部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组长。

  他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今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很多原本种植其他作物的水田都改种玉米;而在黑龙江、吉林等地,由于前期低温多雨甚至多雪,很多原本种植大豆的农田也改种玉米。根据张世煌的实地调查了解,仅仅在西南一些省份,今年增加的玉米面积就有200多万亩。

  但如果新增1300万亩秋粮面积中,玉米占到1200万亩,那么无疑今年国内水稻面积即便是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也是很小。

  事实上,有多位粮食专家预计,与去年相比较,今年国内水稻种植面积可能是有所下降的。本报记者从中国粮食协会获得的信息是,从1980年到2009年的29年间,我国稻米种植面积减少了1亿多亩,其中有多一半是南方的高产水田。“今年国内水稻种植面积还是在下降。”中国粮食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肯定地说。

  这也是市场预期今年秋粮可能减产的另一个理由。

  中国粮食协会和中国粮食经济协会会长白美清告诉本报,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生的5次大的粮食市场波动,都直接或间接与稻米的供求形势相关。

  “稻米是每次波动敏感度最强的标志性品种,短缺和过剩均从它开始。”白美清表示。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