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下阶段大宗商品行情将宽幅震荡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24日 02:46  上海证券报

  ⊙陈克新

  下一阶段大宗商品市场利多与利空因素并存,走势将呈宽幅震荡,而非单边向下或向上行情。对此,贸易商和投资者都要谨慎对待,掌握投资节奏和进出货物的时机。大宗商品行情之所以会宽幅震荡,主要基于多方面博弈因素,以及投机资本的借题发挥和推波助澜。

  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利空因素

  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极大地抑制了大宗商品消费需求。

  1.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抑制大宗商品需求。一段时期以来的世界经济失衡,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巨额赤字与负债,动辄对新兴经济体在高、新技术方面设置贸易壁垒,人为制造贸易逆差,同时包装复杂金融衍生品出售,弥补实体出口贸易不足,是爆发此轮金融危机的最深刻原因。由于这个失衡经济结构问题的解决尚需时日,由于引发世界经济失衡的基础依然存在,也就决定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充满了不确定性,其过程复杂而艰巨。

  这些不确定性,先是通过迪拜债务危机,然后是希腊等数国主权债务危机的方式表现出来。据有关资料,欧盟27国2009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分别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6.8%和73.6%。其中希腊财政赤字占13.6%,爱尔兰占14.3%,英国占11.5%,西班牙占11.2%。欧盟12个国家的公共债务超过了欧盟规定(稳定与增长公约)的60%比例。

  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在于其债务违约所引发的世界银行机构间的连锁反应,以及市场信心危机。世界银行警告,如果任何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发生债务违约,或市场信心危机的状况加剧,那么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可能再次经历严重停滞,出现二次探底。

  经济复苏的脆弱,二次探底的担忧,已经成为投资者头上的浓重阴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不敢贸然投资,金融机构对于贷款的发放更倾向于谨慎态度。 近期欧元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3个月期)连续创新高,表明主权债务危机在欧洲银行业引发惜贷情绪严重。

  所有这些,都使得大宗商品需求信心不足,最后演变成为压制市场行情的最大利空因素。

  2.巨额赤字和债务下的财政紧缩政策,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第二个拦路虎。现在世界各国的经济政策普遍陷入了两难困境。众所周知,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能否顺利复苏,以及复苏力度如何?主要取决于有效需求状况。由于西方国家普遍面临巨额财政赤字和债务,这就使得增加需求推进经济复苏的进程受到极大掣肘,甚至还要反其道而行之:被迫消减开支,增加税收,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尤其是一些接受援助的国家更加如此。

  继德国一项高达820亿欧元的紧缩计划后,法国也宣布了3年内削减450亿欧元开支,英国也向公众提出未来几年将面临紧缩预算,削减开支的警告。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制定了收紧开支,控制赤字和减少债务计划。为此,有观点认为,财政紧缩将成为G20峰会主题。

  一些国家实施财政紧缩,甚至是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紧缩计划,客观上会抑制需求,阻碍已经开始的经济复苏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有可能出现。有经济学家甚至认为,德国的上述紧缩方案会使得德国经济增长降低为零。这也是为什么近段时期以来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悲观气氛笼罩的主要原因。前不久,世界银行的分析报告认为,如果投资者对欧洲和其他地区化解债务危机的努力失去信心,就无法排除部分国家陷入二次衰退的可能。

  3.中国对于房地产泡沫的挤压,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也会对市场信心产生冲击。欧盟是中国最大出口市场。欧元区需求萎缩,势必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从国内范围来看,前段时期有关部门对于房地产价格调控,尽管对于金属等大宗商品长期利多,但近期内也引发了观望甚至恐慌气氛的蔓延,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市场信心。此外,前段时期热议的人民币升值和金融机构加息,作为很大的些不确定因素,亦会引发观望,抑制多方面的投资行为,产生大宗商品行情利空影响。

  目前看来,这种投资观望和恐慌氛围更占上风,连锁反应不断。比如全国商品房成交量的萎缩,逐步引发了钢材等金属价格的持续跌落,引发了股市行情的大幅下挫;世界范围内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击穿80美元/桶关口,金属、橡胶、矿石等价格也纷纷跌落等。

  由于上述国内外各项不确定性因素继续存在,困扰投资和消费行为的恐慌并未根除,下一阶段大宗商品行情,还有可能因为“新题材”的引爆,出现回落调整,甚至是大幅回落的可能。

  推高大宗商品行情的利多因素

  市场从来具有两面性。在压迫大宗商品价格跌落因素存在的同时,一些推高行情的诸多方面也在涌现,从而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深幅跌落后,再度强劲反弹孕育成形。

  1.世界经济复苏的大背景没有改变,中国及新兴经济体经济需求依然旺盛。到目前为止,主导世界经济的大趋势,仍是复苏,而非衰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需求依然旺盛,整体大宗商品需求量有增无减,这个主要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世界银行预计,2010年和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3.3%。其中发达经济体2010年经济增长2.1%—2.3%;发展中经济体增长6%左右,是发达经济体增长率的2倍以上,并显著高出2009年1.7%的增长水平。

  据此分析,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复苏通道之中,尽管复苏态势较为温和。在整体复苏格局中,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最为枪眼,将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世界银行最近还调高了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期,认为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达到9.5%。

  今年以来,一些统计数据表明,虽然市场信心受到冲击,股市和期市行情下挫,但中国实体经济形势依然不错,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都呈现较快增长局面。2010年前5个月累计,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工业增加值增长18%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2%,出口总值增长33.2%。多数经济指标已经恢复到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决定了其大宗商品需求依然旺盛。据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测算,今年上半年,全国9种重要大宗商品表观消费量超过10亿吨,同比增幅在20%以上。也正是因为全球经济处于整体复苏的大背景之下,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中国需求继续旺盛,从而奠定了大宗商品行情震荡向上的坚实基础。

  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比上年增长41.6%,今年前5个月进口量达到2.6亿吨,又增长了8.4%。今年1—5月份累计,全国粗钢产量达到26890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23.8%。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超过6亿吨,同比增幅2成左右,呈现强劲增长局面。因此,世界矿业巨头们对于中国的矿石需求前景非常看好,淡水河谷因此放言到2014年将其铁矿石产量提高50%,达到4.5亿吨。

  2.世界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将非常谨慎

  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能否免于二次经济探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世界各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掌握,尤其是不能够退出过早。

  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极其社会动荡,及时敲响了警钟,使得世界各国在这个问题上非常谨慎。同时,还使得其紧缩计划遭遇强大民众阻力,不得不放缓步伐。目前欧美等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都已经决定继续实施接近为零的低利率政策,以支持和巩固经济复苏局面。

  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一些不确定性,国内刺激政策的退出也会相当谨慎。预计原本趋紧的信贷和投资政策将进行微调,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会宽松一些, 尤其是要把握好调控力度和节奏,要防止多项政策叠加的负面影响,以消除恐慌气氛,提振市场信心。

  货币政策方面,预计央行更多地只是使用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工具。而对于增加利率等价格型工具,央行将会特别小心。即使加息,估计也要等到欧美国家之后,等到物价涨幅很高之后,并且一次力度不会很大,尽可能地温和,以避免对市场信心和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冲击。

  银行信贷方面,今年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3.3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96%,5月新增贷款超过6000亿,表明央行信贷并没有收得很紧。预计下半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增幅依然不小,同比不会出现急剧收缩的局面。

  财政政策方面,将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加快资金拨付速度。比如,中央财政对于四川、甘肃、陕西的灾后恢复重建资金,已经提前半年全部下拨;城投债和地方债也加快批复;住建部还与地方政府签约大量保障房建设和农村危改房建设。

  总而言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谨慎的经济刺激退出政策,将有助于增加和巩固大宗商品需求,从而产生价格行情的强力支撑,并且孕育着大幅跌落后,再度强劲反弹的极大可能。

  3.滥发钞票一定推动物价大幅上涨

  金融危机前后,许多国家“救市共同点”之一,都是滥发纸币。欧盟央行一直在购买赤字高企国家的债券,实际上是开动印钞机,以免这些国家债券价格的下跌,影响投资者未来信心。为了应对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又推出了7500亿欧元的救助一揽子计划。其实,这7500亿欧元中的绝大部分不会来自财政节余,还是以印刷纸币为主。虽然这样做可以免于经济萧条或崩溃,但其成本和副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即今后各国货币的交替疲软和竞相贬值。也就是说,虽然在名义汇率上,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升降并存,但在实际币值上,却是不约而同地越来越“不值钱”了。比如,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黄金、石油、矿石、有色金属的量在持续减少。

  所以说,世界各国不断扩大财政赤字,滥发纸币的恶果一定会在在物价问题上,尤其是资源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上表现出来,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否则,人类岂不是可以不事生产,依靠借债,或者随意印刷钞票度日了。毕竟财富是劳动的积累,而非从印钞机中产生。世界上的钞票多了,所代表的物质财富被大大稀释,当然要发生贬值。

  由此可见,现在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干柴遍地,只是在寻找适当时机暴发。正是因为这个担忧,所以近年来世界黄金价格一直在上升,甚至部分背离了与美元汇率的反向运动轨迹。美元指数跌落,黄金价格当然上涨;而在美元指数扬升的同时,黄金价格依然上涨。预计几年内见到每盎司1500美元,甚至2000美元的价位,不会有太多的悬念。不仅如此,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性商品价格也曾多次出现过与美元汇率的“部分反向运动”的情况。预计今后这种“部分反向运动”会越来越频繁,最终成为一种常态。

  4.资源产品出口大国纷纷加息

  在全球主要制造业国家和资源进口国家维持低利率的同时,世界主要资源性商品出口国家却纷纷加息。比如印度、巴西、澳大利亚等国,金融危机以来已经多次加息。这些国家多次加息的结果,势必提高相关资源商品的出口成本。

  这是一些大宗商品价格的利多因素,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市场行情大幅跌落后的强劲反弹,构成了市场行情宽幅震荡的另一方力量。

  市场心理变化和投机资本推波助澜,显著加大商品震荡幅度

  除了上述市场基本面多、空因素并存以外,市场交易双方的心理变化、市场行为和投机资本推波助澜,也会显著影响大宗商品行情,加剧其震荡幅度。

  1.随着价位的高低不同,“恐高症”和“资源抄底”情绪交替影响市场行情。大宗商品行情在不同价位之下,对于同时存在的利空与利多因素却有不同的敏感度。一般来说,价位较高时,对于利空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对利多因素反应迟钝;反之,价位较低时,则对于利多因素更为敏感,对于利空因素较为迟钝。因此,随着价位的高低不同,“恐高症”和“资源抄底”情绪交替影响投资行为和市场行情。由此而产生了市场价格的宽幅震荡。

  2.投机资本推波助澜,放大利空与利多因素影响,加剧价格行情的震荡幅度。下一阶段大宗商品行情所以宽幅震荡,还与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有着紧密联系。虽然国际投机资本在金融危机期间遭受损失,但依然强大。即使今后各国实施紧缩政策,但金融大鳄们从来“不差钱”,它们会抓住一切利多或利空题材,无事化有,小事化大,推波助澜,将其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幅度推向极致,大大超出经济基本面所要求的限度。

  由此可见,正是上述三个方面因素的存在,决定了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宗商品宽幅而剧烈的震荡行情,而非前期单边走向的市场局势,尤其是当这些因素集中显现之时。对此,贸易商和投资者都要谨慎应对,把握机会,控制投资节奏和进出货物时期。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