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供需矛盾未化解 棉花价格上涨仍可期待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8日 02:58  上海证券报

  ⊙长城伟业期货 周健锐 ○编辑 杨刚

  在ICE美棉远月12月合约率先站稳并展开反弹、国内商品期货端午节前风险逐步释放,以及国内棉花供需矛盾仍未有效化解的支撑下,笔者认为,郑棉摆脱商品整体回调趋势明显,后市上涨仍可期。

  宏观环境趋稳 郑棉止跌反弹

  进入第二季度以来,在国内经济防过热、防通胀的双“防”压力下,国家重拳出击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股市跌势绵绵,商品整体处于弱势回调阶段。而国外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陆续升温,非美元货币持续贬值助涨美元上涨趋势,美元创2010年反弹新高88.708,直接打压了全球大宗商品上涨的势头。

  目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有所缓解,美元指数上涨趋势减缓并陷入回调,商品市场整体出现反弹信号。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有所趋稳的背景下,郑棉止跌反弹有望在近期展开。

  供需缺口犹存 郑棉上涨坚挺

  5月下旬国家80万吨棉花滑准税进口配额发放恰逢国内外商品整体出现回调,棉花价格高位回落,但棉花供需失衡的矛盾仍未有效化解,下游纺织企业用棉仍紧张。市场预计后期棉价持续上涨,国家会进一步发放进口配额,但由于目前全球可供进口的棉花数量有限,2009/2010年度6-8月份外棉市场可供国内棉纺厂选择进口的空间非常狭小,仅有少量的美棉、澳棉和西非棉,装运期大多排到8、9月份,且90%以上集中在几家国际大棉商手中,因此,增发棉花进口配额短期对棉价的打压作用很小,缓解国内用棉缺口作用有限。

  另外,目前国内主流纱线价格已经上调多达1500元/吨,纺织服装企业普遍反映纱布销售顺畅,库存偏少而下游订单良好。而最新海关公布的5月份中国贸易数据,当月服装出口416.5亿美元,增长13.1%,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285.6亿美元,增长29.7%。

  由于供需缺口的存在,且下游纺织企业目前仍是用棉的高峰期,新棉上市还有3、4个月时间,短期内难以有效缓解用棉紧张的局面,这将一定程度上成为棉价坚挺的有力支撑。

  抛储压制棉价 短期尚难奏效

  由于天气因素的催化作用,今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出现上涨的势头,棉花价格由于供需缺口的存在,且减产预期强烈,而进口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用棉紧张格局,市场寄望国家通过抛储缓解现货紧张压力。据统计数据显示,国储估计仍有110万吨的2008年度棉花可供投放市场。然而,对棉花价格进行调控,不仅是保证供需平衡,而且稳定棉花价格也日渐成为调控的重要目标。因此,储备棉难以清仓放储投放市场,棉花价格过高抑制下游纺织企业发展,但棉花价格过低同样挫伤棉农植棉积极性,抛储压制棉价短期内难奏效。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