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策与气候博弈加剧 早籼稻发力上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24日 02:4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通联期货 施海

  西南干旱导致灾区粮食调入数量加大,由此强化国内粮食供应紧张预期,郑州早籼稻期货由此而拉开一波劲升行情。周二该品种成交量拓展至20.1万余手,创近期成交天量,持仓量大幅净增3.5万余手至17.4万余手,指数则创下上市以来新高2165元。

  不过笔者认为,尽管旱灾可能影响粮食供应,但中期而言,粮食市场维持紧平衡,理性缓慢上涨才是大趋势。

  首先,西南粮食减产波及全国。自2009年7月以来,西南陆续遭遇罕见旱灾,云南尤甚。据云南省政府统计,2010年云南省小春播种面积(其中粮食1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西南地区并不是我国主要产粮大省。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省冬小麦播种面积638万亩,产量约90万吨,在全国占的比例很小,但水稻是云南省的第一大作物,是全省2/3人口的口粮。目前已经到了早稻播种时期,而持续干旱已严重影响西南当地水稻播种。严重旱灾必造成当地主要口粮减产,对云南、广西当地粮食供应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西南旱区粮食减产扩大粮食调入,可能引发国内粮食价格上涨。

  其次,政策调控力度加大。2月份,国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今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10元,涨幅分别为3.3%、5.4%、10.5%。进入3月份,国家临时储存稻谷竞价交易已于3月4日陆续开拍,并将早籼、中晚籼稻拍卖底价下调20—110元/吨不等,抑制籼稻市场价格上涨。近期,国家出台东北粳稻定向销售详细方案,加大南方销区稻谷供给,将有助于稳定粳稻市场价格。本月开始南方早籼稻主产区陆续进入播种季节,早籼稻主产区由于受最低收购价上调,激发农民种植的积极性。2010年早籼稻种植面积将大幅提高,同时,前期成交的政策性稻谷将大量陆续流入市场,加上农户也将在春播前集中出售余粮,并且大米需求逐渐进入淡季,后期籼稻市场供需渐趋平衡。受国家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江西早稻播种面积预计增加1.32%。湖南今年将扩大单改双100万亩,恢复扩大了150万亩双季稻,今年要力争在此基础上再扩大100万亩。全年力争粮食播种面积突破7800万亩,总产稳定在600亿斤以上,力争达到610亿斤。

  再次,生产稳定发展难度加大。2010年,国家将全面启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相关规划,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将继续得到完善和加强,包括增加三农投入,增加涉农补贴规模,完善农业补贴和价格支持政策;行政推动力量也将进一步强化,农业部提出两个确保的工作目标,并大力实施高产创建、科技示范县等科技示范项目。但水稻生产连年扩大面积,面积继续增加的难度加大;受2009年低温危害种子生产影响,预计2010年水稻种子价格可能上涨,影响生产用种,农资价格波动也存在不确定性。

  最后,稻农增收困难制约种植积极性。在国家补贴政策和价格支持政策的作用下,预计政策性收入将稳定增加,价格上涨也将带来售粮收入增加。但从近年来我国稻谷价格上涨与成本提高的比较看,成本增加是稻谷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稻谷亩均总成本达到665.1元,比2004年增加了46.3%,2009年尽管生产资料价格回落,但生产服务支出、机械作业费用等均呈现10%左右涨幅。此外,受小农生产条件较差、产业化基础薄弱、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因素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将会越来越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