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刺激战略退出不影响大宗商品运行趋势

  ⊙陈克新

  刺激战略一旦退出,不会扭转大宗商品行情将高位运行、甚至继续震荡向上的趋势。受其影响,相关投资领域也会因为企业实现利润显著增多而水涨船高。

  有分析认为,随着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大,中国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将会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并将付诸实施。受其影响,有关部门将收窄银根,提高利率,使得国内大宗商品行情的向上性趋势受到打压,甚至出现转势。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刺激战略的退出,不会扭转大宗商品行情将高位运行、甚至继续震荡向上的趋势。受其影响,相关投资领域也会因为企业实现利润显著增多而水涨船高。

  经济刺激战略退出的大背景是经济复苏

  为什么提出经济刺激战略退出?最根本的原因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经济普遍开始了经济复苏进程。如果持续以往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势必引发经济过热,搅起过多的资产泡沫,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选择有利时机,适时逐步减弱刺激力度,实施经济刺激战略的逐步退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目标。

  由此可见,经济刺激战略退出的大背景是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而不是2009年的世界经济衰退。在这个衰退转向复苏的大背景之下,全球大宗商品的实体经济需求情况只能是更好,而不是更加糟糕。换句话说,我们正处于一年四季中的春天,而不是秋天。因此,今后气温将会一天天升高,而不会越来越凉。不管有什么临时性因素出现,比如“倒春寒”,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发展大势。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要搞清楚的事情。

  出于世界经济复苏大背景的考虑,权威机构普遍认为,2010年增速将由下降转为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0年世界经济将由上年的下降1%——2%,转为增长3.9%。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预测表明,今年中国经济也将提速到10%。前不久公布的数据还显示,美国去年4季度经济增长大大超出预期,全球三大贸易出口国,德国、中国和美国的出口数据也比去年衰退高峰时期显著改善。所有这些均表明,尽管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复苏进程可能艰难而缓慢,但经济复苏已经开始,双底衰退风险降低,“较过去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时刻都低得多”。

  世界各国经济普遍提速,造就了2010年大宗商品实体经济需求旺盛的大环境。国际钢协预测,2010年全球钢需求将恢复到2008年水平,达到12.1亿吨,由2009年的下降7.2%,转为增长8.7%。2010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有关部门 “重拳”打击囤地、大范围开展棚户区改造和“建材下乡”的刺激下,房地产开工面积将会大幅增加。个人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超过10%。今年第一个月,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60万辆,同比增长1倍多。与此同时,中国贸易出口也在迅速恢复之中。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出口已经连续多月环比增长。尤其是进入4季度后,出口量同比转降为升,其中12月份出口值同比增长17.7%,创下年内月度新高。进入新一年后,全国对外贸易增长势头更为强劲。1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1%,进口增长85.5%,显示了国内外经济的复苏,显示了由此而生的旺盛需求。没有疑问,2010年对外贸易将实现较高的增长水平。

  受其影响,权威机构纷纷调高了2010年石油、矿石、金属、煤炭、橡胶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数值。

  经济刺激战略退出是逐步的,将非常小心审慎

  必须指出的是,即使经济刺激战略退出提到了议事日程,也不是立即退出,更不是全面退出。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将是逐步的,非常小心审慎。这是因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方面要管理好通胀预期,警惕和防患恶性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还需要巩固,各项措施的出台效果也需要观察。

  在现阶段宏观调控的“保增长、调结构与管理好通胀预期”的三大任务中,保增长还是第一位的。所以,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不能过快、过猛,一些刺激需求的措施继续保留。如2010年中国购买汽车、农业机械和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依然存在,并且扩大到了建材下乡等。否则,将要承担经济失速,第二次探底的风险。

  真正的退出措施的完全出台,比如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款利息,需要等待两方面条件的出现:从国内来看,是CPI价格指数的连续环比大幅上涨,较严重通货膨胀预期成为现实;从国外来看,是欧美国家普遍提高利息。在这两个条件未出现之前,一般不会采取这类严厉措施。因为目前欧美国家银行利率接近为零,普遍低于中国利率水平。据报道,欧洲央行仍然高举宽松大旗,宣布维持现行基准利率在1.0%的历史低点不变;美联储也在所公布的一份重要文件中显示,美国经济数据中最关键的就业和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从而暗示了至少半年,甚至可能长达两年不予加息。

  预计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将与经济复苏的步伐一致,完全建立在实体经济基本复苏的基础之上。此时,中国商品需求主要依赖于实体经济的自身快速增长,不再需要额外的政府刺激措施了。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收紧过于宽松的流动性,会对总需求结构中的金融性购买需求和囤积性需求产生一定冲击,但实体经济自身需求的恢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某些经济刺激退出措施对部分需求减弱的影响,使得总需求规模继续扩大。

  由于经济刺激战略的退出是逐步的,非常小心谨慎,且经济刺激战略的完全退出,将建立在实体经济基本复苏的基础之上。此时,中国商品需求主要依赖于实体经济的自身快速增长,不再需要额外的政府刺激措施了。因此,经济刺激战略退出对2010年的大宗商品行情实质性影响不是很大。受到固定资产投资、个人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和出口恢复影响,2010年中国大宗商品需求依然旺盛,并不会因此导致其价格行情的暴跌。

  刺激战略退出不会引发金融性购买需求消失

  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金融性购买需求一直是大宗商品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影响其市场价格的主要方面。有时候,金融性购买需求对于行情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实际供求关系的影响。

  近期内收紧流动性的预期和加强对金融衍生品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宗商品的金融性购买, 加之美元指数升高,导致价格行情的普遍回调,但并不会因此导致金融性购买需求的消失。如果说,2009年国际资本炒作大宗商品行情的主要题材是美元贬值,那么,2010年国际资本的炒作题材将转向世界经济复苏所产生的实体需求显著增加。因此,国际投机资本决不会偃旗息鼓,一定会选择有利时机卷土重来。届时,大宗商品价格调整过后,还会借助于更加旺盛的消费需求,继续震荡向上。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新一年内大宗商品金融性购买需求依然旺盛的基础,在于实体经济需求增加和生产成本提高所引发的涨价预期;在于通货膨胀所引发的避险行为,也包括各国部分外汇储备实物化;在于为应对重大地缘政治事件或其他自然灾害,正在迅速增加的各国战略储备;在于价格回调到位后的大量抄底资金的涌入,也包括国家行为的资源抄底;还在于投机资本的推波助澜,放大需求效应。

  (作者单位: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