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货币宽松不再 大宗商品影响深远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4日 07: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光大期货 刘月来

  又是一次全线大跌——期货市场一周遭遇两次货币紧缩寒流。12日,中国央行自2008年6月份以来首次宣布上调准备金率。受此影响,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地震,13日国内期市所有品种全线回调。这也是继7日提高央票利率之后,央行再次发出的货币紧缩信号。在货币因素得到强化的背景下,原有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将难以避免地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大幅震荡。

  货币因素成基本面

  众所周知,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的本质因素是商品的供需基本面,然而在现代国际金融制度下,上述基本面已经超出供需关系,拓展到了货币层面,即币值稳定与否。在供应受到瓶颈制约的前提下,需求的变化主要由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决定,而这一切成立的前提条件是货币币值的稳定。但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国际上大宗商品的标价货币——美元本身的币值已经极不稳定,因此,即使在商品供求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美元本身的波动也会导致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变化。在各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货币因素在一定时期内已经成了主导商品价格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实际上,尽管世界经济从长期看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流动性过剩、货币贬值导致的通货膨胀才是大宗商品长期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货币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已经远超经济因素。

  附图是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CRB商品指数走势(自1947年到2007年),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完全剔除通货膨胀因素,近60年来,总体上大宗商品价格是不断下降的,而不是上涨的。从长期来看,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增长的,甚至是大幅增长的,但是扣除通胀后的物价总体水平却是下跌的。在过去的200年里,剔除通货膨胀因素,商品价格一直是在下行的。加拿大蒙特利尔的研究公司“银行信贷分析家”(BCA)发表的数据显示,主要工业品的价格在调整了通胀因素之后比1800年的水平低了75%。

  商品市场遭遇大冲击

  既然货币因素对商品价格影响巨大,甚至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那么在货币政策出现调整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震荡也就理所当然。

  2009年3月美国开始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也纷纷跟进,从此商品价格一路走高,到目前为止这种上涨势头还没有止住的迹象。而今年,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将是引发大宗商品市场回调的两大隐患之一(另一大风险为经济复苏夭折引发二次衰退)。

  紧缩的货币政策首先将减少市场流动性,如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人民币;其次,国外更多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来进行紧缩,这无疑会增加资金的使用成本,减少风险偏好。在当前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时,中国或美国的紧缩政策都可能导致复苏脚步放缓,进而影响到大宗商品的需求。此外,紧缩政策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信号,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形成较大影响并产生进一步的预期。

  美元加息是道坎

  中国已开始紧缩市场上过多的流动性,市场为此预期美国在不久也会考虑退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加息则是美国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需要警惕的是,目前美国失业率仍高达10%,一旦美国实施加息政策,可能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将受到很大冲击。一方面,加息之后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家没有跟进,则美元指数将可能大幅反弹,直接导致大宗商品承压;美元指数的走强也将导致风险偏好的减弱,规避风险的情绪上升,投资大宗商品的资金就会减少。另一方面,这次世界经济的复苏是建立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上的,因此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陷入二次衰退,进而从实体经济需求的角度利空商品。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宽松货币政策退出,也只是从极度宽松过渡到相对宽松与适度宽松,在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和纸币信用制度下,通胀将不可避免。如果经济复苏经过了考验,没有出现衰退,那么商品价格调整后仍将会继续走强。

  货币因素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已经远超经济因素

  所谓“退出”,只是从极度宽松过渡到相对宽松与适度宽松

  如果经济复苏经受住考验,则大宗商品在调整后将继续走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