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经2008年恐慌性的大跌之后,在充裕流动性和经济复苏的双轮驱动之下,整个2009年的大宗商品市场一直贯穿着火红上涨行情。对于2010年通胀预期和经济恢复之下的商品市场,各大期货公司都维持了整体看好的行情,主流观点认为虎年期市将会呈现前高后低的格局。
牛年期市成交额创新高
在全球大规模刺激政策的推动下,全球经济触底回升。而股票和商品市场在经济复苏、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的共同作用下也显示了强劲反弹之态势,如欧美股市超过50%的涨幅,代表大宗商品走势的CRB指数也从2月份的低点200.16反弹至12月17日的280.91,涨幅超过40%。
根据由Wind提供的数据表明,2009年前11个月累计成交金额为113万亿人民币,而2008年全年累计成交71.9万亿人民币,增幅达40.2%。前11个月累计成交量为20.49亿手,是2008年13.6亿手的1.62倍。交易金额和交易量双双创下新高。
从大宗商品上涨的原因来看,一季度大宗商品上涨的主要由于中国收储因素,二季度主要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基础货币大幅增加,推动大宗商品继续走高。但2009年7月开始,几个重要品种的价格在交易所库存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上涨,价格和库存走势负相关的现象非常明显。南华期货研究所李广辉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持续的贬值和全球经济复苏推动。“2009年的流动性充裕及经济复苏双轮趋动了整年的行情。”国际期货工业品部主管刘亚琴如此总结称。
虎年期市前高后低
对于2010年的宏观经济,伴随着通胀而来的经济逐渐恢复似乎成为了基本共识。但是全球宏观经济在后续复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主权债务危机、就业形势并没有获得实质性改善。这将使得全球主要经济体在主要不确定性被消除前,刺激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会悉数退出,而是呈现结构性退出的特点。而温和的通胀水平甚至部分经济体仍处于通缩的态势也为积极的政策推出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窗口。
与此同时,在明年商品市场在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预期可能成为现实、流动性或从充裕转向适度紧缩和美元先贬后升等因素的作用下,海通期货研究所所长郭洪钧和宏观研究员朱怀镇预计2010年商品市场总体保持振荡上行的走势,但有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特征。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马根美颇为赞同2010年整体行情前高后低的判断。
而广发期货发展研究中心邹功达对于2010年大宗商品市场还是维持了“牛市”年看法。“我们认为明年商品市场总的趋势向好,但其中也有很多因素会带来波动。”邹功达担心,发达经济体政府或央行关于“退出”的态度或言论可能会在短时间造成对“退出”预期的变化,从而给商品市场带来波动。而美联储的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整个市场带来了很大不确定性。
“明年是复苏之年,需求启动之下,整体比较看好,而且流动性应该还会助涨商品价格。”德信时代总经理徐海鹰分析认为。
看好品种 铜锌、橡胶、白糖
在各大板块品种上,徐海鹰比较看好有色中的铜锌,能源化工中的天然橡胶,农产品(7.020,0.22,3.24%)中的棕榈油和豆油,软商品中的白糖。其理由背后的推手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工业品需求强劲,其次是以原油为首的能源类商品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通胀预期会在下半年得以强化。
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马根美在剖析10各大板块行情之时,将预测都建立在2009年的基点之上。三大板块之中强弱情况依次是:能源化工,最后是金属。他认为2010年的第一季度,商品的金融属性将别淡化,农产品在10年有补涨需求,而化工产品在经济复苏复杂情况下难以判断,相对而言,涨幅居中,而金属对通胀和经济复苏的预期反应得已经比较充分了,因此向上扩张空间相对有限。
高盛在近日推出的2010年大宗商品看法展望中,对金属还是保持了比较乐观的态度。高盛认为,基础金属方面,铜仍是其最看好品种,锌其次,最不看好镍和铝。预计明年年中,很多基础金属价格会再创新高。铜和锌的价格很可能会达到8100美元/吨和2600美元/吨以上。2011年铜、锌价格继续上涨,向上突破8100美元/吨和2900美元/吨。高盛维持2010年石油均价90美元/桶的预测不变;且越接近年底价格就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