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9年大豆市场在多空交织中彷徨

  市场多空交织。2009年国际大豆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波幅相对缩窄,未现大幅上涨或下跌的单边趋势,市场多空因素处于交织状态。

  进入2009年后,CBOT大豆市场逐步从上年的大幅衰退中走了出来,步入反弹上升阶段,此时,阿根廷大豆生长及农民罢工等问题则为这一阶段的反弹提供了基本面的支持。2009年上半年,阿根廷农民与政府间就大豆出口关税及农业援助政策等问题一直分争不断,这些抗争活动严重阻碍了本国大豆的出口贸易,出口数据被一再调降,USDA在2008年12月份预测当年度阿根廷大豆出口量为1470万吨,至2009年6月份,这一预测数据仅为540万吨。

  在天气方面,在2009年2月至4月间,当大豆作物生长处于关键时期,阿根廷大豆产区却面临着几十年不遇的干旱恶劣天气,大豆最终产量预测数据接连大幅调降,USDA在2008年12月份预测当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050万吨,至2009年6月份这一预测数据仅为3200万吨。阿根廷大豆出口贸易的迟滞及产量的下滑使得中国等国际大豆进口国将采购兴趣转向美国,拉动了美国大豆出口数量的提升,强劲的出口需求导致了美国陈豆库存的极度紧缩,陈豆库存消费比降至近30年来的低位4.5%。

  利空因素对大豆市场的影响表现在,一是美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创出了历史新高,美国农业部在3月31日和6月30日两次季报中均把大豆种植面积的预测数据作了上调,分别为7602.4万英亩和7748.3万英亩,这较上年度的7571.8万英亩增加176.5万英亩。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情况下,大豆作物的生长状况也非常良好。自6月份主产区大豆作物进入开花期后,大豆创纪录种植面积及良好单产逐步体现于市场的压力,CBOT大豆价格震荡走低至收割期的到来。10月份以后,随着新季大豆进入收获上市期,在中国采购需求强劲增长的推动下,CBOT大豆价格再拾升势。

  彷徨的投资者。就2009年大连大豆市场而言,与相对坚挺的市场价格相对应的是,在2009年11月下旬之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市场的持仓都是处于持续萎缩态势,最低持仓量出现在8月7日的22.6万手,这创出了2000年以来的次低水平,上次低位出现在2006年9月份,当时连豆正处于大熊市的底部。

  这种变化情况显示,在2009年的大多数时间里投资者表现出彷徨的心态。造成这一心态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对市场无趋势运行的一种预期。自2008年10月份,政府首次启动临储政策之后,现货市场基本上就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3700元/吨的收购价格形同市场的最低价,这就封杀了市场的下跌空间。但是自2008年新豆收获后,国外进口到国内的大豆价格却在绝大多数的时间里低于国储收购价格。这一现状反映到期货市场方面就是上涨没支持下跌没空间,价格维持相对坚挺、波幅较窄的运行态势,这导致了市场活跃度的下降及套利机会的减少,众多投机者和机构套利资金因难觅机会而离开连豆市场。

  2009年11月下旬,政府出台了新的临储政策,这一政策解开了加工企业及贸易商参与市场的羁绊,市场活跃度明显增加,持仓数量出现恢复性增加,至11月30日,连豆持仓量创出了年内的峰值水平,为50.4万手,但这一持仓量依然远低于前两年市场的峰值水平。 (杨文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