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辉
上周五(4日),正大刀阔斧进行一场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变革的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创新性推出了两份最新时段的大户(large trader)持仓报告,一为将大户进一步细分为四类交易商的“二代”COT(Commitments of Traders)持仓周报,二为披露品种已从“一代”COT的指数基金补充报告(即CIT周报)仅公开的11个农副产品扩展至能源、金属类的指数基金持仓季报。
这两份旨在加大期货市场信息透明度的新型监管报告,结合CFTC例行公布的另一份报告即“银行参与期货市场持仓月报”,或可揭示黄金等大宗商品市场近期大户交易的冰山一角。
二代COT报告将交易商分为四类,即现货商(“生产商/贸易商/加工商/用户”)、掉期交易商(Swap Dealer)、管理基金(Managed Money)和其他参与者,而在交易商仅粗略划分为商业头寸交易者(Commercials)和非商业头寸交易者(Non-commercials)两类的第一代COT报告中掉期交易商归属商业投资者。
根据CFTC的定义,掉期交易商指主要从事商品掉期业务且用期货市场来管理或对冲掉期交易风险的交易商,其交易对手可能是对冲基金之类的投机交易商,也可能是为了管理商品现货交易风险的传统商业客户。关键是,这些通常为大型投行的掉期交易商可以不受“投机持仓限制”的约束。而管理基金则包括CTA(商品交易顾问)、CPO等。
CTA等管理基金通常被认为是商品期货市场上趋势的追随者,而掉期交易商作为对冲基金、一揽子商品指数基金(如高盛商品指数基金)或专业性商品指数基金(如美国原油ETF基金“USO”)间接进入商品期货市场的主要通道,其能左右市场大趋势的持仓动向格外引人注目。
事实上,在本世纪初开始的一轮商品超级牛市中,各类金融大鳄(如保险基金、大型养老基金甚至国家主权基金)纷纷借道商品指数基金涌入不可再生的原油、保值性贵金属及“生物燃料”概念农产品的商品期货市场。虽名为对冲全球性通货膨胀,但因其长期滚动持有商品的多头,而使这些商品产生扭曲其自然供求关系的“金融属性溢价”,并为人诟病。
上周五的新COT报告显示,截至上周二(1日),纽约商业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38.5万手的总持仓中,现货商大户持仓的多空之比为3.4万手:17.2万手,掉期交易商为3.6万手:11.5万手,而管理基金则为15.7万手:0.7万手,即现货商和掉期交易商明显看空,管理基金则一边倒看涨。
而上周五滞后披露的二季度末指数基金持仓季报表明,指数基金应CFTC特别要求(special call)申报的6月30日黄金期货持仓尚有净多头7.3万手之多,这显示掉期交易商应在近两个月内大幅减持了黄金净多头。
更有意思的是,CFTC公布的本月1日美国境内外银行参与期货市场持仓月报显示,仅3家美国银行就持有COMEX黄金净空头7.5万手,而19家非美国银行持有净空头近2万手。
不过,黄金的国际现货市场规模远大于期货市场,COMEX黄金期货市场上周末的大户持仓动向或许并不能反映瞬息万变的黄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