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PVC涨势仍底气十足 资金启动行情不会中断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4日 02:34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新湖期货 刘丹

  现货市场低迷不会对PVC期货价格形成太大压制作用;房市波动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理性回归将引发PVC宽幅震荡。整体而言,PVC期价仍将保持震荡向上态势。

  在国内化工期货品种的强势上涨中,PVC持续强势显得有点意外。从7月中旬开始,PVC主力合约V911踏上上涨之路,从盘整区间6950元/吨上升至7800元/吨,然后8月初展开盘整,再到近期图形突破,上冲8000元/吨关口。虽然说PVC期货价格上涨幅度仅13%,不及PTA20%的涨幅,但与PTA期货现货同涨的相对照的是, PVC现货市场持续表现低迷。这种基本面和技术面的背离更使得PVC行情显得扑朔迷离。

  成本非主要影响因素

  就能源化工品种而言,成本及需求因素都没有发挥真正的定价作用。对PVC期货价格影响明显的是产业现状及资金因素,即供给中成本虽有支撑,但已经不成为促使价格上升的动力,后者主要来自于企业利润水平;需求虽未有起色,但它是引发资金炒作的因素之一。

  必须要承认的是,PVC涨势的最初启动更多源于资金因素的推动。最直接的证据是PVC期价上涨是在现货市场没有任何起色、现价重心出现下移以及期货价格呈现长期盘整时候开始的。应该说,资金启动的行情最终或也将资金撤出收场,其中基本面因素将成为影响资金作用效果的辅助因素。它们将成为影响行情的载体,通过影响资金动态进而影响行情变化。

  那么接下来关注的第一个问题是PVC现货市场会不会对资金推动的上升行情产生压制作用。笔者认为,首先,PVC产业状况不支撑价格走低。在期货价格逐步上移过程中,虽然现货市场销售低迷,但产业链条中的贸易企业只看到现货价格跟涨(虽然是被动跟涨)。在这种情况下,贸易企业偏好的选择就是囤货。当然这些贸易企业是指偏好追求价格利润的“投机”贸易商,而“传统”贸易商仍将保持之前的采购和销售策略;另一方面,面对PVC期货和现货价格的背离,对于PVC生产企业来说,最佳策略就是广泛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锁定企业利润。这种情况在临近第一个交割月的过程中,PVC生产企业务必需要保持交割量,这必将导致现货市场中货源减少。货源减少以及“投机”贸易商的囤货行为共同导致现货市场紧张,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向上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其次,在企业整体利润水平有限的作用下,PVC生产企业的低开工率水平不会存在大幅上升、对价格形成压制的作用。当前PVC生产企业开工率仍然维持在60%左右的较低水平,这种开工率较PTA的80%以及螺纹钢的90%相比,是不是会成为压制价格的阻力呢?应该说,氯碱企业整理利润水平是影响PVC开工率的主要因素,当前烧碱价格进一步下滑,国内32%离子膜烧碱价格从之前的550元/吨下滑到375元/吨水平,企业必将需要提高PVC利润水平,而PVC作为解决烧碱液氯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在烧碱开工率下降情况下,并不存在大幅上升的动力(液氯原料缺少以及烧碱存储问题)。因此,总体来看,PVC开工率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并不高,对价格压制作用小。

  资金启动行情不会中断

  那么,资金启动的PVC期货行情能否继续持续,诱使资金进入的因素能否继续推动行情?对此,笔者也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资金充足性大背景不变。2009年上半年以来,宽松货币政策促使宏观经济趋于稳定,也一定程度造成了金融市场充足的流动性。7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3559亿元,或表明了货币政策微调的态度,但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全年整个贷款指标任务上,上半年过度放贷一定程度挤压了下半年放贷规模也是情理之中。况且进入商品市场的资金还包括两部分,信贷资金流入是一个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不同行业企业较为充足的现金流(低价格原料一定程度造成下游企业的流动资金余额)。在经营相对困难条件下,一定会存在部分“热钱”流入商品市场。总体来看,整体资金背景应该不存在变化,若经济持续好转,企业现金流或可能流出商品市场,对价格造成一定压制。

  其次,房地产需求概念是资金介入的主要因素,后期或将理性回归。螺纹钢大行情将房地产概念与PVC联系起来。应该说从房屋开工面积以及PVC价格走势的数据统计分析中,两者存在较强相关性。但是,房地产对PVC的影响要小于螺纹钢的影响。螺纹钢期货价格上涨是由现货价格率先上涨启动的,是中国4万亿投资的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共同推动,其中房地产需求份额还是少数。况且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中,平均消耗螺纹钢50kg(考虑到不同户型),而消耗PVC 5kg(窗户和下水管道),应该说PVC的需求量要小于螺纹钢。而且房地产对PVC的需求从时间周期上一般要滞后于螺纹钢6个月时间,因此,房地产概念是引发资金介入的主要因素,房市波动以及理性回归或将造成期货价格波动加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