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期货 王亮亮
中国大量进口已令国际市场上商品紧缺程度悄然下滑,单靠流动性难以达到在实际消费中去库存效果。笔者认为,流动性行情疯狂过后,三季度商品价格回落风险较大。
剖析大宗商品今年上半年走势,可一分为二:巨大涨幅中一部分是由于此前过分恐慌,以致部分品种一度低于生产成本,国储收购作为阶段资源调节手段,成为当时价格保护力量。随着市场信心的回暖,商品价格也如预期迅速扳回超跌部分;之后涨幅是否存在虚高则需要从基本面的变化来判断。经过国内外一轮接一轮的经济刺激之后,各项经济数据逐渐止住了下滑势头,大宗商品消费也脱离去年冬季低谷,这为上半年商品造就了上涨基调。
众所周知,国内许多商品尚需依赖进口来弥补缺口。由于欧美尚未完全摆脱衰退阴影,全球市场都把目光集中于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买盘成为外盘评论中的热门话题。近几个月的国内商品进口数据也的确近乎疯狂。甚至此前出口的铝、铅、锌也转为大幅进口。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5月期间的铜及铜材累计进口量上升104.6%至148万吨;今年前5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24189万吨,同比增长25.9%;1-5月中国大豆进口总计为1738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7%。中国因素在这轮危机中值得期待,但不容忽视的是,经过几个月进口后,全球过剩库存大量转移到了中国。即便全球供需平衡表没有发生变化,如果以库存消费比来衡量,国内资源紧缺程度已明显下滑。以铁矿石为例,目前国内库存已超1亿吨,足以支撑钢厂用到8月。后市国内商品无疑面临着新一轮的去库存化过程,与年初不同的是,目前价格已经较年初显著提高,而国储出手购进的概率微乎其微,甚至农产品有轮库放储的可能,这无疑都是当前国内商品市场面临的风险。
尽管过去几个月国内经济数据多数亮丽,但外需出口却一直形成拖累。5月出口总值为887.58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6.4%。前文提及的楼市、股市的上涨已令泡沫呼声渐起,针对流动性泛滥的政策调控风险在三季度需要警惕。银监会日前曾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防止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等领域。统计显示,中国5月份新增信贷6645亿元,1-5月份累计新增信贷5.84万亿元。市场普遍预计6月份新增信贷将超过5月份,上半年新增信贷或达到6.5万亿元。从往年信贷增长规律来看,6月份投放规模都呈现阶段性偏高水平,银行半年考核压力导致出现季节性波动,因此6月数据井喷之后,7月投放量将出现回落也将必然。参考前面的规律,这可能进而导致国内期市保证金水平的衰减。如果认为当前商品期市涨幅中有流动性成分,那么一旦阶段性抽出也将挤出投机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