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东林 北京报道
伴随着大型基金的持续撤离,国际商品期货品种在涨至过去数月来的阶段性高点后开始回落调整。
上周(6月29日—7月3日)国际市场上多数期货品种走出下跌行情。有分析认为,宏观经济数据的时好时坏表明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受其影响,商品市场上大型基金持续撤离,令包括能源和基本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支撑力度有所减弱。
部分经济数据再度恶化
长城伟业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景川认为,在救助行动实施半年之后且应该到全面显现其效果之时,美国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令市场失望的数据,对包括能源和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反弹构成压制。尤其是维持了几个月回升势头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再度于荣枯分水岭之下大幅回落,表明消费信心的重振并非一日之功。
据路透/密西根大学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6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5月的59.8降至56.4,是历史上第三低位。 自从1952年该指数编纂以来,只有1980年4、5月(分别为52.7与51.7)低于本月数值。另外,含有指针作用的消费者预期(Consumer Expectations)指数,也自5月的51.1降为49.2。该数据自2007年上旬以来即节节下滑。
此外,调查还显示,在粮食与能源价格拖累下,多数受访消费者均认为6月经济现况已恶化。调查还指出,美国民众将延迟消费行为,主要原因是未来收入与工作前景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一点也可以从失业率和储蓄率的异常上升中得出证明:美国6月非农就业人口减少了46.7万人,远远高于5月的36.3万人,下降幅度也明显高于此前市场预期。而当月高达9.5%的失业率也创下1994年来新高;同时,欧洲5月失业率从4月9.3%的修正值升至9.5%。也是自1999年5月来最高水平。欧美失业率大幅攀升表明全球经济在各国政府大规模救助行动下没有出现整体同步回升,也表明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仍然存在着下行风险。在此背景下,商品市场基金出现了持续撤离现象,令包括能源和基本金属在内的商品价格支撑力度有所减弱。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管理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投机商在截至6月30日的一个多月时间减持多头头寸超过30%,显示传统消费淡季来临之际基金对消费的预期仍不看好。预计大宗商品在实现了为期6个月的上涨之后,可能再度步入回落调整之中。
原油价格前景黯淡
“如果8月份油价走势类似5月,那么每桶70美元的油价可能已经是明日黄花。”有国外分析师表示,汽油库存的增加缓解了近期供应紧张状况,需求低迷令原油价格前景黯淡。
2009年夏季至今,占据美国油品消费半壁江山的汽油需求仍低迷不振。此外,随着汽油库存的增加缓解了近期供应紧张状况,不过大型机构还预计汽油需求将在整个夏季表现平坦,不会随着夏日出行高峰季节的到来而稳步上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美国石油需求的引擎看似运转不良,这对于坚信油价保持在每桶70美元以上的投资者来说并非好消息。”上述分析师表示,最近几周来大型基金和投机者一直在拉升油价,他们希望看到经济复苏的萌芽可以带动石油需求上扬。但目前空方力量似乎可能摧毁这些脆弱的萌芽,或者至少在近期内将是这样。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经纪人兼分析师Tom Bentz称,市场人气已经从逢低买进转为逢高抛售。他认为原油价格将重新跌向60美元。
美国汽车和休闲旅游团体美国汽车协会(AAA)的预测人士称,由于经济持续疲软,加之近来汽油零售价格上涨,7月4日假期周末计划驾车旅行的人数较08年同期本就低迷的水平还要减少2.6%。
这些团体的调查显示,2008年的7月4日独立日假期中,驾车旅行的人数较2007年同期减少170万人,下降幅度为4.8%,而汽油日需求下降近26万桶,降幅2.7%。
目前为止,美国联邦政府下属的能源情报署(EIA)的数据显示,虽然汽油零售价格较2008年同期下降35%,但汽油需求仍落后于去年水平。EIA预计2009年夏季汽油需求较5月份的日需求916万-918万桶变化不大,这一水平较上年同期低0.6%-1.4%不等,取决于对比数据是调整后还是未调整的数据。
国际投行巴克莱资本亦表示,其仍对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是否有足够基本面支撑表示怀疑,尤其是投机性收储在中国高需求中所扮演的角色。该机构表示,继中国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公布国储局至今的总收储量后,《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引用发改委官员的讲话称,“国内价格依然高于国外,大量境外金属资源流入中国。因此中国没有意义再继续购买和储备金属,国家应该停止收储。”此外,该官员还表示,“国内企业并未直接受益于国家对于有色金属的收储”,“反而,经纪人和套利商成为了最终受益者”。
国内期货经纪商—良运期货7月3日认为,经济回暖并拉动下游消费才是未来真正能够推动商品进一步上涨的动力所在,目前以原油为首的商品高位调整压力正逐步加大,上周五国内油脂全线下行已经充分反映出目前的市场格局,虽然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投机资金一定程度上仍有足够护盘能力,但商品全线调整是迟早的事。当然,这只是基于现阶段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与下游消费没有好转的矛盾对行情出现的深幅调整作出的判断,任何下跌都仍只能以调整对待,但下游消费目前看不出短期内有回暖迹象,这将使后期商品市场调整的幅度和时间都会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