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大因素维系国际豆价强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2日 07:5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两大因素维系国际豆价强势

两大因素维系国际豆价强势
截至11日20点30分,CBOT大豆连续合约已创下9个月来的新高。 合成/韩景丰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从全球情况看,供需趋紧的基本面加上即将开始的天气因素炒作交相作用支撑着大豆的强势,在2008/09年度里大豆价格下跌空间很小。

  进口回落无碍中国需求

  随着价格的回升,进口大豆的比价优势正在消除。海关总署6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保持惊人增速的大豆进口在5月份出现回落:5月大豆进口量由4月的371万吨下降至352万吨,环比降低5.1%,但同比增长1.2%。1-5月大豆进口量同比增长27%,至1738万吨。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国储在东北地区的大豆收储行为使得国内大豆价格高于进口大豆到岸价,无形中增加了后者的竞争力。目前,中储粮仍在从东北部地区农民手中收购大豆,将延续至月底,目标是收购7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

  随着国际大豆价格近两个月以来的持续回升,国内外大豆价差逐渐缩小,进口大豆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据天琪期货估算,截至6月11日,9月期美豆进口的成本价为4350元/吨;同期南美大豆的进口成本价是4263元/吨。而黑龙江大豆协会在6月11日公布的油厂收购价在3520-3640元/吨;国储收购价为3700元/吨。

  有交易商甚至预计,在国际豆价上涨的抑制下,中国7月大豆进口量有可能进一步降至300万吨。此前,商务部预估6月大豆进口量为462万吨。

  不过,国内大豆期货市场并没有受到最新进口数据的明显影响。截至11日收盘,连豆主力1001合约收报3713元/吨,上涨0.08%。

  11日公布的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于大宗商品的需求仍在强力回升。其中,5月未锻造的铜及铜材进口量连续第四个月刷新纪录高点,较4月环比增长5.7%;5月未锻造的铝及铝材进口量环比减少24.6%。此外,5月原油进口同比增长5.5%,达到1709万吨(402万桶/日),为今年以来连续第二个月同比增长,同时创下单月进口量的第二高位。

  供需趋紧 价格有上行潜力

  在比价关系发生变化导致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的进口量出现下降的同时,大豆市场的整体供需趋紧情况也得到了数据的印证。

  美国农业部(USDA)在6月10日公布的农产品供需报告中,将2008/09年度大豆结转库存量由5月份的1.3亿蒲式耳调低2000万蒲式耳。同时,2009/10年度的年末结转库存预期也被同步调低。

  截至北京时间6月11日17点27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成交最活跃的7月合约在电子交易中报12.614美元/蒲式耳,上涨1.24%,并维持于去年9月末以来的高位。

  海通期货研究员王健认为,由于市场对美国农业部报告数据早有预期,前期已开始缓慢消化预期的利多。6月报告作出的美豆库存消费比显示,2008/09年度大豆库消比为0.3579,为1964/65年度USDA有统计数据以来最低值,并刷新了1964/65年度库消比0.4019的纪录。从上述情况看,2008/09年度大豆价格下跌空间很少,而留给市场炒作的空间却很大。目前北半球正处于种植期,天气因素的炒作尚未开始,预计后期美豆还将有继续上行的潜力。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