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进口成本不断攀升 大豆市场何去何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8日 02:22  第一财经日报

  王磊燕

  不断上升的进口成本,国家连番增加收储力度和同比大幅上涨的天量进口之间的矛盾关系,似乎让大豆市场后期走势增添了几分扑朔迷离。端午过后,大豆现货和期货市场将何去何从?

  进口——该买的还是要买

  黑龙江天琪期货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合约收盘价、航运费、当地现货升水估算美湾及巴西大豆到国内港口价格显示,如果在5月25日点价进口,那么美豆到港成本为4097元/吨,比4月30日3541元/吨的到港成本高出了16%。

  与此同时,中国对进口大豆的胃口依然不减。本周二,中国商务部对外贸易司预报称,5月预计中国大豆到港达创纪录的约429万吨、6月预报到港约411万吨。

  进口大豆价格优势的失去,可能引发国内油厂对国产大豆的需求。广发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袁健斌表示:“前期由于国家收储,导致国内油厂大量进口大豆,但是目前美豆的性价比和国内大豆相比差别已经不再明显,因此,油厂可能会买国产大豆。”

  但是,国产大豆在哪里?我国只有东北大豆适合油厂压榨,但是,“由于国家几次收储,加之农民惜售,因此油厂想买国产豆也买不到。”农产品专业咨询机构汇易咨询有限公司的分析师陈军对CBN如是表示。

  黑龙江粮食局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黑龙江省农民已出售大豆661万吨,农民手中待售余豆仅剩下60万吨左右。

  今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1386万吨,同比大幅攀升了36.24%。但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秋娟表示:“虽然进口量大,但是据我们观察,港口的库存不到300万吨,属于正常水平,因此,这些进口量应该是被消化掉了。” 陈军补充说,前期的大量进口也包括了国储进口并委托油厂加工,“在国家手握大量美元的情况下,进口商品资源也有其合理性。”

  陈军还指出,虽然进口价格不断上涨,但是贸易商“没有办法,还是要继续买”,因为他们已经买了船期,如果不点价进口,就有违约的风险。

  抛储——犹抱琵琶半遮面

  进口价格的稳步上扬对现货也起着推动作用。

  中国粮油网的信息显示,5月26日全国主要港口大豆报价在3550~3700元/吨。南部地区港口报价已经逼近和达到了国家3700元/吨的收储价格。

  同时,黑龙江地区大豆收购行情稳中有升。5月26日,各大油厂的收购价格比周末有40~80元/吨的上涨幅度,大致在3480~3600元/吨的区间。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称,油厂和贸易商收购积极,油厂报价上调2~5分/斤。农户手中余粮不多,短期内大豆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下引发了市场对国家抛储的预期。袁健斌表示:“国家后期抛储的可能性非常大。”他指出,一方面现货价格的上涨符合国家顺价销售的原则,另一方面,目前黑龙江地区仓库基本被占满,因此各储备库又需要通过轮出来解决库容的问题。

  但是,陈军则指出,国家在现在这个时点上抛储有难度,因为菜籽开始上市,抛售大豆对菜籽收储是不利的。“国家的收储政策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现在大豆价格刚刚涨到位,抛售后(价格)就会被打下来”,同时,目前是油脂需求的淡季,临时储备大豆进入市场,对菜籽的价格也会形成间接的打压,因此“国家即使抛,量也会十分有限”。

  事实上,即便临时收储大豆全部抛售,对市场的影响也将是短期的。吴秋娟告诉记者,据她的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家实际已经收储的大豆在550万吨(计划收储725万吨),其中150万吨是中央储备,暂时不会释放,因此能够抛售的只有400万吨,而这只相当于国内一个月的大豆消费量。她说:“如果国家抛储,那么对进口和市场的影响都将是阶段性的。”

  价格——上涨趋势未终结

  目前进口价格明显高于国内价格,那么国内价格存在合理的补涨需求。但目前内盘弱于外盘,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抛储的预期。但长期来看,外盘对内盘的指引作用还将占上风。

  从基本面上看,我国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高达70%,因此对美豆的需求是比较刚性的。

  吴秋娟指出,高昂的进口成本可能会对进口需求起到一部分的抑制作用,但是“完全不进口是不可能的”。她还认为,前期进口的增量相当于在弥补国储收购造成的市场供应的缺口,后期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

  她指出,目前美豆的走势强于连豆,这是因为国内市场存在抛储的预期,但是,内外盘的总体趋势将是一致的,不会出现背离。那么,在南美减产,美豆库存减少和美豆进入天气炒作期之后,大豆继续向上走的可能性较大。

  陈军指出,大豆的定价还是靠外盘影响占多数。除了美豆长期看多之外,原油对包括大豆在内的大宗商品的价格指引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原油真的涨到70~80美元/桶,那么大豆的价格还会上涨。”

  尽管大豆也存在利空压力,主要表现在油脂进入消费淡季和养殖业对豆粕的需求较为低迷,但陈军认为这对大豆价格的影响应该不大。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