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将适时启动 颠覆传统排名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1日 06:02  证券日报

  □ 本报记者 张 歆

  上周末召开的海南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会议透出消息

  曾经在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方面一显身手的分类监管或将针对期货公司展开。从上周末召开的海南辖区期货经营机构工作会议上传来的消息是: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将适时启动,许多新业务将只会给在分类中排名靠前的A类公司进行试点。 业内人士指出,从短期来看,分类监管可以降低整个期货行业的风险、实施规范运作,并推动行业洗牌;从长期来看,分类监管为将来推出股指期货在做着制度性准备。

  分类监管渐行渐近

  据了解,从2008年下半年起,监管部门在京、沪、穗、浙、苏、深六地期货公司进行过两次分类监管测评工作。数据显示,注册在这六个地区的期货公司数量达90家,占到了全国期货公司总数的54%。

  所谓分类监管,又称“差异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处于不同类别的被监管机构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以较小的监管成本取得更好的监管效果。目前我国对证券公司、银行及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已基本实现了分类监管。近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指出:“要根据期货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对其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公司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期货公司是期货市场的基本要素,期货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监管驱动型市场,对期货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势在必行。

  分类监管的核心思路是“扶优限劣”,即对资质较高的期货公司在业务等政策上给予扶持,对于较差公司给予限制。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国外的通行做法是,对评级高的期货公司实行正向激励型监管,以非现场监管为主,减少现场检查次数,支持其业务创新和新业务审批优先;对问题公司实行特别监管措施,增加现场检查次数,停止批准增设新的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暂停其开办新业务等。

  在今年4月召开的期货监管工作座谈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指出,要进一步深化对期货市场风险的认识,认真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市场稳定运行。对此,要强化期货市场监管,把打击市场操纵、防范和化解风险及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作为市场监管的重点,对违法违规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继续加强期货公司合规监管,在净资本监管基础上,实施期货公司分类监管,通过风险分类和差异化监管,扶优限劣,鼓励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另外,证监会主席助理姜洋在会上明确表示,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将成为未来期货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

  分类监管在期货业的“老大哥”——证券业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2005年开始,监管部门对证券公司采取了按风险度进行分类管理的政策,对证券公司按风险度的大小采取创新类、规范类、风险类和高风险类的分级管理制度。对高风险类证券公司要坚决关闭,而对创新类的证券公司在政策上进行有力支持,鼓励其做强做大,特别是鼓励创新类证券公司发展创新业务,创新业务成为创新类证券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这些措施加剧了证券行业的整合,大大地提高了行业的集中度。

  颠覆传统排名方式

  2008年以来,券商系期货公司大量进入市场,行业主体急剧增加,市场呈现“僧多粥少”局面。目前,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主要根据交易所显示的期货公司排名,但这个排名是根据交易量来排的,交易量并不能确切地反映期货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行业内众所周知,有些公司依靠炒手大量进行日内或短线交易来积累漂亮交易量。而一些传统期货经纪公司,虽然成交量并不靠前,但是却有很好的利润表现。

  据悉,实施分类监管后,期货公司最终评价计分由风险管理能力分值、市场影响力和发展潜力分值合计得出。期货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均为定性指标,期货公司市场影响力、发展潜力评价指标均为定量指标。其中,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将根据期货公司资本充足性、客户资产保护、公司治理、合规管理、内部控制等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最终,根据评价计分的高低,期货公司将被分为A、B、C、D、E等五大类。其中,A类公司为风险管理能力高,资本实力强,抗风险能力强;B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较好,专业服务能力强;C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其现有业务规模基本匹配;D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低,潜在风险可能超过公司可承受范围;E类公司潜在的风险已经变为现实风险,已被采取风险处置措施。

  不过,由于相关评分指标在细节上可能面临进一步修改,分类监管推出的时间目前还不能确认。

  大有大作小有小为

  海南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冯玉华指出,“在扶优限劣的分类监管制度实施后,许多新业务将只会给分类中排名靠前的A类公司进行试点,排名靠后的期货公司将会越来越边缘化。”

  事实上,实施分类监管后的期货行业将会出现两极分化和市场集中度提高的现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期货公司必须依据自身情况提高竞争力。而且,实现分类监管,从微观上将有利于各公司明确定位,推动期货公司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

  对于风险控制能力强、资产规模大的期货公司,可以抓住目前难得的市场环境和机遇,改变单一依靠经纪业务的盈利模式,走综合化道路。利用监管层的激励政策,既代理商品期货,又代理金融期货;既做境内期货代理,又做境外代理;既做经纪业务,又在允许的条件下做期货自营、期货基金和期货资产管理,将公司做大做强。

  对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公司,可以走专业化道路。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和股东背景,专注于某个细分市场,圈定目标客户群体,拓展营销渠道,突出特色。比如有现货集团背景的期货公司将重点放在某个系列的期货品种上,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可以提高金融衍生理财产品的设计和交易能力,专注于代理股指期货。但无论是走专业化还是综合化道路,期货公司都要加强自己的人才积累和储备,强化内部管理与风险控制,以高品质服务与风控能力吸引客户。

  兼并重组有望加分

  据媒体报道,在分类监管的等级评定中,对兼并和重组的期货公司,监管层将给予加分,而这显然十分利于期货公司的重组。

  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共有171家期货公司,其中有162家经营正常,171家期货公司的资产仅有500亿元。而全国有106家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到了1.8万亿元;154家保险公司的总资产为2.9万亿元;184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更是达到了4.05万亿元;50家信托公司的总资产为1155亿元。在盈利能力方面,期货行业还远远落后于其他金融机构。

  为了未雨绸缪,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有多家期货公司展开了兼并重组,如泰阳期货与苏州中辰期货的合并等。“监管层希望通过以市场的力量为基础,在行政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引导期货公司做优做强。”业内人士对分类监管制度充满期待。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