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宗商品一字横盘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6日 09:06  深圳特区报

  

商品市场有走强可能。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专电】(记者 任芳)上周商品市场出现罕见均衡态势,国内铝、锌、燃料油、玉米、大豆等几乎呈现“一字形”怪异行情,上周五收盘时整个市场全线飘红,其中黄金收于每克203元,略低于周一开盘。分析人士认为,从技术上看市场似乎正在酝酿新的行情。

  宏观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上周公布的2月份CPI数据六年多来首度告负,同期PPI创出4.5%的跌幅,通货紧缩风险加大,商品市场的避险魅力也随之降低。中国海关公布的2月份中国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32.9万吨,创有数据公布以来最高纪录。

  市场人士认为,CPI和PPI数据对商品走势影响不大,因为市场对于原材料和消费品价格在2月继续下跌已有预期。而铜进口数据验证了市场的猜测,伦敦铜库存的减少源自“中国需求”。但上海期铜库存同步增加的数据显示,国内铜消费并未真正启动。

  随着伦敦期铜库存下降减速和上海期铜库存增加,上周一铜以30000元开盘后振荡下行,周五收于29014元;铝上周五收于11762元,比上周一开盘略高22元;锌周五收于10610元,比上周一微跌90元。从持仓看,整个有色金属市场多空双方势均力敌。

  上周农产品市场缺少利好消息支撑,价格在盘整过程中呈现下行压力。从持仓看,农产品市场整体空头力量大于多头,其中小麦和玉米空头力量占明显优势,价格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近一个月来,陡峭的商品期货价格曲线正逐渐变得平缓,价格已进入相对低位区间,很多商品甚至已跌破生产成本。需求不振、供应过剩是当前商品市场面临的主要矛盾。而与之对应,一轮全球范围内的库存和产能清理也正在全面展开,企业通过减产、破产、兼并等寻求新的供需平衡点。分析人士认为,商品价格在短期内难以走出趋势性变化。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