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业内人士热议钢材期货上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02:27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胡东林 北京报道

  世华财讯

  金属分析部经理张金云:

  证监会批准钢材期货上市,有助于完善国内钢铁流通机制,促进钢铁产业的发展。中国是世界最大产钢国,而线材和螺纹钢是中国工业化需要的基本品种,这也是选择这两个品种上市的原因。之前中国1993年上市过钢材期货,但因种种原因中断,目前也有钢材现货和远期市场。不过,有个担心,国外也有钢材期货上市,但交易普遍不活跃,如何制定适合的制度,让国内钢铁企业、贸易商和用钢企业都参与进来,应该是上期所下一步重点考虑的。

  国泰君安

  钢材期货研究中心主任翟旭:

  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线材和螺纹钢期货交易,从钢材期货合约及其规则设计特点来看,除了考虑钢材的工艺特点以外,还直接体现出商品期货为国民经济增长服务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推出钢材期货对振兴钢铁产业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

  首先,我国螺线产量占世界产量的65%左右,我国在其价格形成中有较强的影响力,选其为标的物将增强我国在钢材贸易中的定价影响力,提高我国钢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除集中交割和期货转现货交割这两种传统的交割方式外,此次钢材期货还创新地推出厂库交割规则。这一规则和品牌注册相结合,一方面将加速部分有实力的钢铁企业的品牌推广,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有利于解决钢材易锈蚀、保质期短的不利因素;第三,根据其对标准仓单的质量规定,只有实力较为雄厚的参与者才能参与交割,这同样有利于他们进一步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第四,螺线合约的标准品均选择了规格较高的产品作为标准,符合行业导向、有利于促进产品升级和节约资源,和产业振兴计划中的“产品升级”意图有着类似的政策导向。

  北京工商大学

  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

  钢材期货是2009年国内推出的第一个交易品种,在沉寂了10多年后,这一品种“重出江湖”,但国内期货市场的整体环境已然今非昔比。随着中国期货市场不断规范,钢材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尤其是大宗商品中的铜、棉花大豆等期货品种运行平稳,不仅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而且也为钢铁期货的运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008年钢材价格经历了大幅波动,给国内钢铁企业以及涉钢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铜、铝、锌在内的有色金属,去年的价格波动幅度并不亚于钢铁,然而由于期货品种的存在,给相关企业提供了可靠的避险工具,他们遭受的损失要比钢铁企业小得多。近几年来,由于钢材价格波动加剧,相关企业亟需一种工具来规避价格风险,推出钢材期货的时机已经成熟。

  钢材期货的推出,不仅有利于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也有利于市场提振信心,有助于扩大内需。此外,钢材期货的推出有望吸引成千上万家相关企业参与,并明显地改善国内钢铁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相关专题:

    钢材期货上市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