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传统交易所争食场外衍生品清算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9日 05:1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内,CME集团和纳斯达克OMX集团先后获得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批准,开始为场外衍生品市场提供清算服务。这意味着交易所的清算机构可以成为每个场外衍生品交易者的交易对手,避免了场外交易中的交易商面对的对家信用风险。

  在此轮金融风暴中,对家风险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市场系统风险的集中爆发意味着衍生品市场生态将发生深刻变化。而在衍生品市场份额中处于弱势的交易所也希望通过参与场外衍生品的清算业务增强自身影响力。

  交易所“招安”场外衍生品

  1月6日,纳斯达克OMX集团(Nasdaq OMX Group Inc.)发布公告称,其收购的国际衍生品清算集团(IDCG)在经过CFTC批准后,已经开始为客户提供场外利率衍生品的清算服务。

  而此前的去年12月23日,全球最大衍生品交易所CME Group与对冲基金Citadel公司(Citadel Investment Group)的合资公司CMDX也已通过了CFTC和纽约联储批准,将通过电子交易清算平台为信用违约掉期(CDS)的交易者提供清算服务。

  交易所巨头对于场外衍生品的清算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并不会使市场感到意外。过去一年中,始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金融动荡在信用衍生品市场掀起了更大波澜。贝尔斯登倒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以及AIG被政府接管等一系列风险事件使得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参与者面临严重市场系统风险。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交易所附属的清算业务部门为场外衍生品交易提供的集中清算业务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场外衍生品市场中的信任。CME集团的CEO Craig Donohue此前表示,CMDX提供的清算服务能够减少交易双方的信用风险,提高市场效率。现有的场外双边交易被转移至清算平台后能够实现即时的交易清算和头寸对冲,减少了资金需求,而且提高了现有头寸交易的灵活性。

  事实上除了CME集团和纳斯达克OMX集团外,欧盟也希望在2009年中期建立一个包括衍生品行业参与者和监管机构在内的场外衍生品集中清算机构,以应对衍生品市场面对的系统性风险。但由于参与各方意见无法统一,目前这一机构的创建进展并不顺利。

  交易所卡位

  当场外衍生品市场出现动荡、参与者面临信任危机时,受到严格监管、且交易更为透明的交易所清算服务显然更具吸引力。而在市场环境选择交易所的同时,各家交易所也希望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服务以获得在衍生品市场更大影响力。

  国际清算银行(BIS)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季度,全球场外交易(OTC)衍生品未平仓合约名义总额为683.725万亿美元,而同期交易所场内交易的衍生品未平仓合约的名义总额仅为82.817万亿美元,两者相差7倍多。目前市场环境为受监管的交易所扩大影响力提供了机会。但随着交易所之间的跨国合并不断加剧,其竞争也日渐白热化。

  新加坡交易所亚洲结算行(SGX AsiaClear)的结算与商品部副总裁杨易明对记者表示,交易所提供的新产品与清算服务是交易所之间激烈竞争的结果。而且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未来数月和数年会有更多交易所提供类似的场外衍生品清算服务,以转移场外交易中参与者面临的信用风险。客户也将由此进行更为便利的交易和风险对冲。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