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萧条期:政策托市难敌农产品价格下跌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6日 10:14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近期,国家粮食局对大豆、玉米等几个农产品品种连续收储多次,但是受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国内需求萎缩,且进口比国产的价格要低很多,这些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形成了强烈的冲击,政策托市也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几个主要品种中,大豆、玉米、棉花都是受供过于求的影响而跌跌不休,让投资者已手足无措。但靠近年底,受传统的春节旺季刺激,同时受冬天霜冻天气影响,其中的白糖成了小散们炒作的题材。

  政策托市收效甚微

  12月2日,黑龙江省粮食局透露,为了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决定在前期已公布的中央储备粮收购量基础上,在黑龙江省继续增加收购部分新粮作为国家临时存储。此次,在黑龙江增加的临时存储收购计划为大豆103万吨、玉米130万吨、稻谷260万吨。

  在全球经济下滑,绝大多数商品需求大幅减少的情况下,美国大豆因价格每吨比国内便宜三五百元,其出口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中国对美国大豆的进口量出现了较大的增长,这对国产大豆来说是雪上加霜。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本市场年度,已累计购买美豆893.82万吨,去年同期为881.71万吨,累计装船453.54万吨,去年同期为311.07万吨。

  长城伟业农产品分析师周健锐告诉记者,正常时期,政策托市一般能稳住农产品价格,但是在经济危机来临时,政策只能起到很小的辅助作用,且收效甚微,加上投资者的恐慌心理,以及市场的消费大量萎缩,农产品走势基本上无法操控。

  而在农产品中,棉花的下跌空间比较大。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国内棉花的产量接近800万吨,国家已经收储3次,约144万吨,同时提高出口退税率,给予棉花企业较大的扶持,但六七百万吨的庞大数量,市场实在难以消化。加上美国的棉花价格又便宜很多,且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订单急剧减少,大量纺织企业倒闭,对棉花的需求量大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分析师观点比较趋同,政策虽然可以起到提振作用,但是无法改变市场规律,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的供需,决定了农产品的价格仍将下行。

  宏源期货分析师刘慧芳对记者说,所有农产品中,只有小麦走的是独立行情,不受外盘影响,作为北方的基本粮食作物,在国内的需求也比较稳定,在上轮上涨行情中,小麦上涨幅度没有国外多,所以下跌空间也有限,且国家在2009年1月又将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多次托市,对本来价格较稳定的小麦来说是锦上添花。

  年底白糖炒作成分多

  目前正是白糖的丰产期,同时受经济危机影响,致使白糖严重供过于求,价格受到强烈冲击,广西白糖商已采取减产措施来防止白糖下跌,政府也在极力引导供应商将白糖转化为酒精和新能源,以减少白糖的供应量,尽力防止白糖大跌。

  但周健锐告诉记者,酒精价格只有在60、70美元以上,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但目前国际油价在50美元以下徘徊,根本没有利润可言,且甘蔗制成酒精的周期较长,短时间内不会改变白糖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白糖价格因为供过于求而上不去,但也因政策托市下不来。所以,近期白糖投机操作区间在3000元-3300元之间。周健锐认为,炒作的成分主要是源于接近春节,按照中国的传统,春节前白糖的需求量会大增,投资者会认为白糖价格上涨,于是盲目看多。而春节过后,白糖因需求减少还将下跌。

   刘慧芳补充说,另一炒作成分是霜冻天气,因霜冻天气会使甘蔗的产糖质量下降,存放几天的甘蔗,一经冻就变坏,这样会减少糖的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虽然广西地区的气候比较温和,但是冬季来临,不排除会出现霜冻天气,所以只要有气象局预报变冷,散户也就会跟着炒作白糖。

  但刘慧芳认为,期货市场上有时候大多数的看法往往是错的,因为大的庄家会进行反向操作,所以逢高出货,又使白糖下跌。“大的庄家资金多,手头的现货多,一般成本价在2800元左右,比期货市场要低两三百元,如果炒作白糖上涨的话,就直接去期货市场抛售,这给庄家一个大赚的机会。”散户的力量太小,无以扭转白糖走势,只有大的现货商出场,才能改变方向,所以小散不要盲目跟风。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