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股指期货:好饭不怕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4日 02:2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蒋家华 胡东林

  “股指期货是个好工具,它必将推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昨日在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称,“好饭不怕晚”,他随时等待推出股指期货集结号的吹响。

  这也是朱玉辰首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对股指期货尽快推出的期待。他自嘲说,经过两年时间的筹备,股指期货仍没有推出,感觉自己像个“还没有嫁出去的老姑娘”。不过他也表示,经过较长时间准备,精耕细作、深挖洞、广积粮,把基础工作做得更加扎实,将来推出一定会厚积薄发。

  在主题为“机构投资者与期货市场”的演讲中,朱玉辰表示,如果推出股指期货,有了避险机制,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才算进入热兵器时代,机构投资者通过智能化设计和多元化操作才能显示自身优势,并区别于散户。他还特别以台湾股市为例解释说,其排名前20位的基金无一不选择股指期货这一避险工具。

  2052个涨跌停板的背后

  商品市场百年一遇的极端行情也是与会者讨论焦点。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说,今年该交易所涨跌停板达2052个,而去年涨跌停板只有252个,前年更少,仅122个。而且今年停板现象多发生在10月1日以后,多个品种跌幅都在30%以上,个别甚至超过40%。“在这么一个严峻的金融风暴面前,整个市场没有发生太大风险事件,表明监管者、投资者和市场组织者比过去成熟了。”

  上期所总经理杨迈军认为,国内市场能够成功应对这次危机源于我们道路正确。这就是以服务服从国民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且不遗余力推进市场改革创新;建立了基于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期货交易制度和市场组织形式,如严格的保证金监管制度、持仓限制等;更重要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管制度和各项基础监管制度;此外,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投资者教育也功不可没。

  郑商所总经理赵争平表示,正是这些年来各方不断加强基础建设并促使其发生了质的变化,才能够抵抗如此之大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我国监管路径与国外不同,比如拥有快速决策机制、交易所和监管层的良好沟通机制,以及与会员协调配合机制,这是能够化解此次危机的经验之一。

  刘兴强说,此次考验中一些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缺乏三个涨跌停板后的强减制度,市场所受冲击就不是那么简单。“2052个涨跌停板,而且今年通过强减一共是29次,强减合约44个,2005年一共强减只有35次,今年占的比例非常高。”他还特别强调了梯度保证金制度,这是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独有的,也是完全本土化的。“正是本土化的一些制度适合了国情,在抵御金融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说。

  机构投资者切忌散户思维

  深圳交易所总经理宋丽萍表示,目前股票市场机构投资者发展很快,虽然其还存在短炒、高买低卖、追涨杀跌等散户行为特征,但正是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拓展了深度,使经济运行透明度、资本市场透明度得以大幅度提高。

  赵争平表示,培育机构投资者是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从交易所角度讲,在合约设计和规则安排上要考虑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同时对其也应分类监管,比如区别对待单边持仓和套利持仓、套保持仓和投机持仓等,还有要提高机构投资者资金使用效率,考虑放开其持仓限额等等。

  刘兴强指出,期货市场必须为相关产业服务,缺乏产业基础的期货品种不会有太大发展空间。他说,从大连期货市场发展来看,我国商品期货必须走服务产业这条道路,即通过服务产业来服务国民经济。而且,只有期货品种涉及的生产、消费、流通企业都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风险,才能提及培育机构投资者这一目标和重任。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