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航燃油期货套保亏31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4日 11:48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李媚玲) 油价下跌本应利好航空公司,尽管本周国际油价已跌破每桶50美元,但对国航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国航上周六发布公告称,截至10月31日,公司在燃油套期保值的合约公允价值损失约为人民币31亿元,较第三季度报告所披露的公允价值(9.61亿元)损失扩大21亿元。

  燃油成本占总成本4成

  国航方面表示,公司订立燃油套期保值合约的目的是通过运用金融工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锁定燃油成本,尽可能避免因燃油成本上升带来的风险。而燃油套期保值合约损失的燃油成本是公司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已占总运营成本40%以上。

  “合约订立当时,国际油价处在高位且市场普遍预期油价将继续走高。”国航董秘黄斌表示。国航目前持有的套期保值合约于2008年7月间订立,期限最长至2011年。不过随后,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正是从7月14日的历史最高点———145.18美元/桶开始一路下滑。

  因此,由于国航选择在获得按固定价格买入燃油权利的同时,授予对手方以更低的固定价格卖出燃油的权利,所以该合约在燃油价格下跌时,仍将燃油价格锁定于国航设立的特定区间,即国航需按照对手方向国航卖出燃油的约定价格买入燃油。

  或将面临更多损失

  国航并未在公告中透露对手方向其出售航油的价格和数量。但市场方面普遍预计,受需求疲软的影响,国际油价还将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低位运行。这意味着,国航或许还将面临在套期保值合约上的巨额损失。

  对此,国航方面表示,如国际油价于套期保值合约剩余期间继续保持低位,则公司将可于相关期间通过现货采购成本的节省逐步弥补套期保值合约带来的损失。不过,这对已受航空市场持续下滑影响的国航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今年前三季度,国航净利亏损6.57亿元。

  “国内航空公司在操作燃油期货上显然经验不足,选择了油价最高点时签署合同,同时签订数量又很大,没有规避风险。”中信建投航空分析师李磊表示,由于四季度是传统航空运输淡季,因此预计国航四季度业绩很不乐观。

  目前,国航已经对50%以上的航油进行了套期保值,在三大航中数量最多,因此损失最大,而东航仅有20%—30%的航油采取套期保值的方式,南航的数量则更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据国际航协的数据显示,从国际油价今年创出新高至今,原油期货价已整整跌去30%。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