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台湾期货界元老:大陆期指推出后三年内破亿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9日 05:1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记者 叶苗

  “在大陆,绝对可以创造历史,”来自我国台湾的期货界元老、台湾古夫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姒元忠昨日在江苏国际期货论坛上侃侃而谈,用他自创的模型给大陆未来的股指期货“算了算量”,“两三年内突破亿手一点都不令人意外。”

  不过成交量的巨大也意味着风险巨大,姒元忠表示,以台湾股指期货为例,70%的业务量都来自券商IB,这其中大量的都是散户,风险值得重视。

  预测:大陆金融期货将超越商品期货

  “全世界指数期货(交易量)是商品期货的4.43倍,在大陆,一个权证都能有一天上百亿人民币的量,可见其潜力实在太大了,”姒元忠表示,以台指期货的发展路径来看,大陆的指数期货必将有庞大的规模。

  姒元忠介绍,台指期货在1998年推出后,成交量已经破亿,交易结构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法人开户数逐年增加,法人交易比重逐年增加,交易量渐呈停滞现象,但今年在黄金期货造市成功的推动下,交易量突破新高。

  而姒元忠对大陆市场的判断则是:在期指推出后,成交量初期应有爆炸性成长,法人及VIP比重会增加,渐渐形成商品与金融期货并重的格局,IT与风控会成为未来的经营重要问题。在财务面上,手续费竞争将更为剧烈,大陆期货公司的毛利率会继续下降,对于大陆业界来说,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在未来更为凸显。

  那么,加上指数期货的话,大陆未来的市场到底有多大呢?姒元忠拿出两套模型,一是依照全球指数期货成交量与商品期货成交量的一般比例,大陆股指期货在2007年的交易量就应该是29亿手,“虽然看上去很惊人,但是未来大陆创造出这样的历史也并非不可能。”二是依照台湾股票现货交易值与指数期货契约成交值比例预估,若沪深300指数在1600点计算,大陆的指数期货可在两三年内突破亿手。“不管哪种模式预估,大陆在指数期货出来后,成交量必然可观。”

  要注意“下一分钟”的危险

  姒元忠提醒大陆业界,千万要想着“如果下一分钟发生不利于你的重大情况”,该如何处置。“全球市场每隔10年左右就会有一次大行情,所以一定要注意风险管理。”

  姒元忠表示,以台湾股指期货为例,70%的业务量都来自券商IB,这其中大量的都是散户,而散户的特点就是逆势操作,尤其是在行情不利的时候,这就特别容易催生风险,因此必须特别引起重视。

    相关报道:

    新交所:推出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是个错误决定

    周道炯:创业板股指期货条件成熟

    新加坡股指期货尝鲜 上投QDII爆亏

    CME股指期货10月成交放巨量

    股指期货推出或延后

    证监会前主席表示推股指期货条件成熟

    证监会研讨衍生品风险 股指期货或延后

    股指期货更有利提高资本市场完备性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