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宗商品跌价“导演”高顺差幻象
本报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10月份中国贸易顺差达352.39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但是,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闫敏向本报表示,顺差再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是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滑影响,导致进口增速下滑的速度快于出口增速。巨额顺差传达的并非是外贸出口形势的好转,实际上是进出口增速的双双回落。
一系列扶持政策临危受命。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今年下半年两次调高出口退税率的基础上,自2008年12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半年内出口退税率三次调整,10年来实属罕见。
据本报记者了解,除调整促出口外,商务部也正在积极酝酿新的外贸政策。目前,商务部各相关司局正在全国主要出口地区开展积极调研。据外贸司一位官员透露,调研课题包括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积极扩大消费、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对外经济合作水平等几方面内容。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柴海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灵活审慎”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进口骤降致顺差攀升
面对10月份贸易顺差的飙升,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研究院对外经济所所长张燕生首先向本报记者表示“太奇怪了”。
确实,大幅增长的顺差数据并没有让我们看到中国出口的强势,相反,10月份进出口增速双双放缓,其中进口的放缓更是明显。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