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兴强认为油脂企业不再孱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3:40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胡东林 金士星

  大商所总经理刘兴强昨日认为,随着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功能逐步发挥,现货市场波动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冲击在逐渐减弱,油脂油料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刘兴强说,15年来大连商品交易所一直致力探索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功能、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国三大商品期货交易中心之一和亚洲最大、世界第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其中,由大豆、豆粕、豆油和棕榈油构成的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反映和见证了大商所整个市场的成长历史。目前,以大豆、豆粕、豆油和棕榈油为主的油脂油料期货系列品种,已成为大商所的主力品种,成交量占交易所总量的70%以上,成交额占总额80%以上。

  他说,期货市场既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又是期货品种相关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工具。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表明,有市场就会有商品的价格波动,而有价格的波动就会有风险。近几年来,油脂油料现货市场先后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给相关企业经营带来了很大风险。但随着油脂油料期货市场功能逐步发挥,这种波动给相关企业带来的冲击在逐渐减弱,油脂油料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他介绍说,2004年大豆价格风波就击倒了一批企业。当年,国内大豆价格从4000元/吨跌至2500元/吨,国内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学会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因此陷入困境,从而引发行业格局大变革;而今年以来,大豆价格从5800元/吨下跌到3000多元/吨,但大批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防范了价格下跌风险。因此这次风险虽然比2004年更大,但受伤的企业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程度上远低于上次。

  他透露,目前油脂油料相关加工、贸易行业中约有1万多家企业在大商所开户从事期货交易,以粮油企业为主的法人户尽管只占4%左右,但其交易量达到了总规模的10%-20%、持仓量则占50%左右。许多油脂油料企业利用期货手段回避了价格波动风险,锁定了经营利润,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今后,大商所将进一步加强产业拓展工作,支持包括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各类产业客户和中介组织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研究改进套期保值管理办法,促进现货企业理性、高效地参与期市避险,促进期货市场、现货产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