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证券公司借期货之道拓展经纪业务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7:06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券商旗下期货公司新设期货营业部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证券时报记者吴清桦

  日前,券商新设营业部低调开闸,进程缓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券商旗下的期货公司新设的期货营业部,却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遍地开花。据了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券商正借助期货营业部新设条件宽松的良机,大力发展期货营业部,趁机发力经纪业务的营销。

  券商新设营业部难上加难

  近期,冰封了长达6年之久的营业部新设终于开闸。但新设证券营业部的高门槛,使大多数券商只能望洋兴叹。

  根据最新出台的新设营业部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设立营业部,券商需满足“上一年度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位于行业前20名,且证券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者证券营业部平均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位于行业前3名;最近一次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类别在B类以上(含B类)”等硬性条件。而目前符合在全国设立营业部的券商,大约只有10-15家。

  上海一家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的门槛条件来看,公司近期无缘新设营业部。在熊市中,监管更加严格,监管层对新设营业部的审批也将持谨慎态度。由此推测,新设营业部不太可能一哄而上。此外,根据规定,新设营业部要经过一系列的申报、审批流程,再加上拟设地监管部门现场核查等,新设的营业部最快也需要4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开张。

  新设证券营业部的高门槛加上缓慢进程,促使很多券商不得不寻找其他渠道开局布点。期货营业部新设条件的放宽,正好给了券商一个发展渠道进行营销的机会。

  借力期货营业部拉客户

  熊市到来,市场交投平淡,为争取提升经纪业务份额,提高佣金收入,券商营业部争抢客户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这也促使券商充分利用银行网点、社区进行营销的同时,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战略。

  据深圳一家中型券商经纪业务负责人介绍,其旗下期货公司设立期货营业部的一个选址原则,便是“必须在设有该公司证券营业部的省市区设立”,以便于为证券营业部拉客户。该公司去年收购了一家期货公司,这家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数量尚且不多。这家券商资本金实力雄厚,但证券市场的不景气,公司大大收缩了自营业务,大量资本金处于闲置状态。于是,该券商总部正准备大力发展期货营业部,其中一个主要缘由则是增加期货营业部的客户,并借机向客户推介证券业务。

  实际上,有此想法的并不止上述证券公司一家。今年以来,券商系期货公司新设营业部数量暴增,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证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8月28日,证监会各地分支机构共核准了52家期货公司设立营业部的申请,110家期货营业部获得了筹建资格。而今年获准筹建的110家期货营业部中,拥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占了43席。更有专家预测,今年一年,新设期货营业部的数量有望突破200家。而截至2006年底,所有期货公司的营业部总共也只有300多家。

  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券商能利用证券营业部为做IB业务,另一方面,也能借助期货营业部发展券商客户。期货营业部的设立,既能为期货公司开拓期货投资的客户资源,同时也可争取转化为证券营业部的客户,为一举两得之举。

  风险不可忽视

  券商系期货公司新设营业部暗流涌动,然而,由此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忽视。

  有业内人士表示,券商利用期货营业部做经纪业务营销,很容易进入监管的灰色地带。比如,在期货营业部驻点营销时,券商经纪人为了完成新开户的任务考核增加佣金提成,对于客户的“非现场开户”及“委托理财”等非法要求均一概受之。更加严重的是,若期货营业部表面为经营期货业务,暗地却大肆提供证券开户等证券营业部的服务,而监管层并未将此纳入监管视野,证券市场的投机炒作等也可能随之蔓延。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