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辩证看待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07日 01:2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市场研究总监 桂浩明

  进入下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原油期货价格之外,金属期货价格下跌的幅度也很大,农产品期货同样未能幸免。虽然现在还是有不少人坚信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才刚刚开始,目前其价格的下跌只是暂时的。但不管怎么说,时下价格的下跌是事实,而且已经有不少在高位开多仓的人士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相关数据也显示,确实有大资金从国际大宗商品市场撤出的迹象。

  回想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市场上对于今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普遍是很乐观的,新年开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原油价格就突破了100美元,似乎为商品价格的上涨定了调。此后,粮食价格更是快速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对国际社会带来了冲击。大宗商品价格的猛烈上涨,对世界经济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并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预期。毫无疑问,那些属于基础原材料范畴的商品上涨,必然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影响到实体经济,并且导致通胀。如果说在去年,各主要经济大国中真正意识到要反通胀的还不多,在经济活动中对于控制通胀并不是很主动和积极的话,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很多国家都确定了反通胀的目标。现在,大宗商品价格回落了,这里应该说有商品涨价抑制需求、通胀率走高打击经济增长的因素,但应该说各国的反通胀措施特别是在收紧货币政策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

  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有着非常复杂的影响。从宏观方面来说,它对于抑制国内的输入性通胀有很大的正面作用。

  人们曾经担心,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上涨,会对我国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负面作用,同时也会制约价格体系改革的步伐。现在看来,这方面的担忧基于油价的回落至少是阶段性地缓解了,这样也为理顺价格体系提供了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作为大宗原材料的重要进口国,相关商品价格的下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的进口成本,有助于企业效益的改善。所有这些,对于股市来说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当然,反过来说,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反映出市场需求不足,而这正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结果。在中国经济已经很深入地融入了国际经济体系的现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自然也会对中国的出口形成压力。如果这种局面进一步发展,演变为全球的经济衰退的话,这种压力将会很大。实际上,现在有不少人正是看到了这点,所以大宗商品价格越是回落,他们对经济的发展以及股市的前景也就更加不乐观。而从国际市场看,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的时期,此时股市的表现通常也是不理想的。因此,现在实际上是陷入了悖论——大宗商品涨价引发高通胀,对经济不利,也导致股市下跌;而大宗商品下跌了,则会导致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似乎同样会对股市产生负面作用。

  应该说,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已经形成了趋势,它对股市的影响也在慢慢地释放出来,投资者对此理应有一个辩证的全面认识。不过,站在境内市场的角度上说,这种态势应该说还是利多的因素更多一些。毕竟这有利于控制通胀,即便世界经济回落了,中国可以通过更大程度地启动内需来部分弥补损失。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也要有比较长远的安排。但有一点必须看到,那就是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会导致原来的经济格局产生相应的变化,存在兴利除弊、抓住机会争取新的发展的空间,股市自然也会因此而出现新的态势。这应该好好地研究,也许能够从中发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