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股指期货迟迟不出 券商旗下期货公司普遍亏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19日 06:5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游 石

  本报讯 据记者了解,由于前期投入过大,而股指期货又迟迟未推,同时传统商品期货又竞争激烈,因而在商品期货大牛市的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系期货公司今年以来的业绩却并不理想。

  以上海地区为例,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25家期货公司未经审计的净资本总额为18.2476亿元,较2007年底的17.7571亿元增长了4905.9万元。受益于商品市场的活跃,期货公司“家底”整体增厚。然而,其中7家具有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却出现了净资本缩水的情况。截至4月底,这7家公司未经审计净资本总额为7.0749亿元,较2007年底的7.3391亿元减少2641.8万元,平均每家减少370余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股指期货悬而未决是导致券商系期货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为备战期指,证券公司在过去一两年里纷纷收购期货公司,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系统建设,完善组织架构,以满足监管部门和交易所提出的业务需求。然而,股指期货迟迟未推,致使公司前期投入的不少资源渐渐闲置,尤其具有优势的金融期货研究、业务部门无法形成产出,只有靠商品期货部门苦苦撑整个公司日常运营。同时,由于之前券商设立营业部受限,证券公司通过期货公司扩张增设营业部,又加重了后者的成本负担。

  此外,随着国内股市的颓靡,证券公司已自顾不暇,对旗下期货公司的业务支撑也越来越少。华东某券商系期货公司高管坦言,由于证券营业部收入下降,加之客户套牢,目前难以通过母公司渠道获得客户资源。但期货公司每个月房租、员工工资加上固定资产折旧,靠微薄的商品期货手续费收入显然无法弥补,每个月公司账面亏损数十万元。

  但另一方面,在商品领域做得较好的综合类期货公司却高歌猛进。据了解,部分期货公司客户保证金已突破20亿元,而两年前该指标仅接近目前水平的一半。

  分析人士对此表示,作为后来者,券商背景期货公司在传统商品市场上起步较晚,但未来随着股指期货推出,及金融衍生品逐渐丰富,预期这类公司将大有可为。

  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共成交期货合约85928616手,成交金额为5057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17.96%和87.65%,环比则分别下降了20.38%和12.52%。

  

    相关报道:

    奥运会后股指期货就会推出

    三步吃透股指期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