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产品涨势来者不善 宜短空长多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5日 07:58 每日经济新闻

农产品涨势来者不善宜短空长多

  BY 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股市前期相对稳定,但近期已有盘软迹象,而股市盘软在现今阶段很容易支撑商品走势,因为资金有避险需求。目前全球商品总基调是上涨,反映出美元货币供应量无节制增加的现实。在所有商品中,农产品走势可能最引人注目,因为近期豆、麦等虽从高点有所回落,但米价在大涨,泰米竟然出现一天内涨三成奇事。

  农产品上涨更具刚性

  万一美国楼市带来的危机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实体经济都会受到损害,如果最终波及欧洲、中国、印度之类地区,好么届时基本金属、石油等需求均会受到极大影响,出现阶段性大调整可能性不能排除。然而农产品却未必如此,农产品虽也会受不利影响,但因其需求弹性小得多,所以受到冲击就相对有限。

  炒作农产品期货如果着眼短线,那么盯牢产区天气预报、库存、装船量差不多就可以了,可如果想长期对抗通胀,那么仅局限于上述考虑似乎不够,还需要看得稍远一些。

  农产品的“弱周期性”是长远考虑之一,投资者另外需考虑的是一些人为因素。粮价上涨和多因素相关,如天气因素,又如货币甚至是投资因素,但不可否认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能源上涨,而在此处的能源因素中,有很大一部分实际上是人为因素。

  粮价上涨有人为因素

  近年来,大豆、米、小麦、鲜奶、烹调油累计涨幅极大,这带来一连串通胀问题,诱使(或迫使)许多国家或地区病急乱投医,通过升值本币以降低进口粮价,美国或其它西方国家不动声色地达到了类似《广场协议》那样的效果,所以就不能排除其中的人为因素。

  玉米、大豆等作物在美国及南美被用来生产生物燃料,这减少了可供出口的产量,使依赖从这些地区进口的国家日子难过。中国粮食小麦、大米均足以自给,所以不受太多国际环境影响,但中国对大豆、玉米等还是有依赖的,对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而言,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一样重要。

  对美国这样一个农产品出口大国来说,粮食上涨虽然也会带来许多负面问题,比如通胀,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有利于其贸易平衡或减少美国政府对农民补贴进而减少财赤。对美国而言,更重要的是能源问题,因生产生物能源而导致粮价上涨,这带来的问题还只是其次。

  天灾是可怕的,但人祸不仅可怕,而且更具持久能力,炒作商品的投资者,长线考虑中也要包含这一因素,要不然有可能会看不懂某些行情。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