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偏执带来稳定回报 一个80后期民的期货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 05:39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远景 上海报道

  28岁的许盛是“80后”中为数极少的职业期民。

  1999年到2007年,短短8年时间,他将4.5万元资金在国内期货市场中“洗练”成了1300万。在同样年轻和充满活力的中国期货市场中,众多投资者迅速地暴富和同样迅速地清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许盛诉说的投资经历使人感到,“80后”的特质依然很耐人寻味。

  全身心扑了上去

  1996年,许盛还是一所上海普通中学里的中学生,涉足交易完全是出于偶然。

  他对记者表示,其实在那时,对股票或者期货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家里有人炒股,耳濡目染他就听进去一些,后来一本经典的投资书籍《股票操作学》引发了他对投资的兴趣。引起他注意的并不是书中枯燥的技术分析说明,而是前言中对于股市能“打破不平等致富机会”的描述使他相信,除了认真读书之外,参与股市交易是迅速超越常人的绝好方法。

  家里人也对他的这个爱好给予了资金支持。从1996年到1999年,许盛股票账户上的资金已从1万余元上升至3万余元。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而言,这笔收入虽然算不上第一桶金,但却进一步激发了他对于交易的热情。“那时几乎是全身心地扑了上去。”

  到了1999年,中学毕业的许盛带着炒股赚来的3万元离开了股市。“尽管知道股指还有可能上涨,但当时处于低位的商品期货市场更加吸引我。大豆当时才2000元,橡胶、铜的价格都非常低。”1999年5月21日,许盛怀揣炒股赚来的3万元和家中借来的2万元,开始了职业期民生涯。

  “偏执”带来稳定回报

  但期货市场毕竟不同于股票市场,保证金交易加上价格剧烈的波动使得很多“股转期”的投资者都难以把握。

  初入期市许盛也不例外。“当时我买入2000年1月份的大豆合约。本来想在2000元/吨附近做多,没想到大豆往下走了一波单边市,价格下滑到1800元/吨附近。完成了两周跌势后,在1800元/吨附近盘整,我试了几笔多单,但价格不涨反跌,我就及时止损了。”而且此后的几笔交易都以亏损斩仓结束。本金太少,加上期货品种价格的波动,使得当时已几乎专职参与期货交易的许盛感觉到很大的压力。

  但钟情于此的许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逐步学会控制风险,对于行情判断和资金管理的近乎偏执的坚持帮助了许盛在这几次痛苦的斩仓后抓住了大豆的一波上涨行情。与前几次的交易策略并没有任何区别,但对资金管理的严格执行帮助他在此之后即赚满了大豆每吨300元的涨幅。

  “跌跌撞撞”地在大豆和铜期货市场中经过四年后,许盛手中原本只剩4.5万元的保证金终于增长到了20万元。“而这个时候我相信自己可以大干一番了。”他说,“因为这时适合我自己的风险管理已经成型了。”

  此后,许盛在每一笔交易中都严格执行止损和风险管理的准则。“当不得不止损时,我会告诉自己是交易所要求止损,而不是我自己。因此我从来不会有‘捂’头寸的状况。”得益于此,从2003年至今,许盛的投资收益年增长率都不低于200%。截至2007年底,他的期货盈利累积已超过1300万元,是其初入期市时的260倍。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