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府调控之手决战粮油投机资金 谁主沉浮(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0日 14:09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推动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全球生物燃料产量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48亿加仑增加至2007年的160亿加仑,其中 90%的产量集中在美国、巴西、欧盟,这些国际上的主要粮食产区。美国用玉米,巴西用甘蔗,生产的燃料乙醇注入了汽车的油箱;还有就是巴西的大豆和欧盟的菜籽油转化成了生物柴油。

  大豆是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上涨向国内传导的重要媒介,中国大豆消费对进口依存度高达60%,国内大豆价格必然紧跟国际市场走势。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粮价调控日益困难,而大豆价格走高将导致大豆的比较效益高于玉米、小麦、稻谷等其他农产品,进而影响粮食市场供给,从而拉动粮价上涨。

  不仅是粮价,中国大豆产业的困境在于,其已经成为粮食市场开放后,最先被国际资本攻陷的领域。

  据了解,大豆产业在1996年就已经开始推向国际市场,现在来看,是受国际冲击也严重。“洋大豆”以高出油率、低价格抢占了中国市场,使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最终消费的增长不得不严重依赖进口。

  资料显示,1995年以前,中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至2000年,短短5年时间,中国从一个大豆净出口国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而且在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压榨能力主要掌握在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基(美国)、路易达孚(法国)、丰益(新加坡)、来宝(新加坡)等外资手中(见图)。这些企业占全球油脂油料贸易量的80%以上,加工量的50%以上。

  行业专家认为,正是因为大豆从原料到加工等环节外资占很大比重,因此一些企业推波助澜,牟取暴利,也加速了中国粮价的上涨幅度。据了解,从2006年7月到2007年11月,国内大豆价格上涨90%,业内认为,价格的上涨幅度已经超出供需基本面的影响。

  因此,一些专家建议,通过在国内做强一家大型内资大豆企业,不仅可以在关键的时候发挥平抑价格保障供给的作用,还可以制衡国际巨头,防止其控制市场、操纵价格。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中粮集团或许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不二选择,而且,中粮集团目前也有意参与国内大豆行业的整合。

  据了解,目前,中粮集团正在一些市场容量庞大的地区作市场调研,准备扩大大豆压榨领域的产能。

  朱凯栋 樊婷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