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库存连续走高 基金属整体大幅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10:05 每日经济新闻

  王璐 每日经济新闻

  商品市场在连续上扬后,积累的调整压力于昨日显现。周二国内金属市场在外盘回调带领下普跌,沪铜大跌3.70%,沪锌则在扩板后下挫5.20%,沪铝亦下跌1.28%。LME铜库存持续增长使市场对中国消费的预期落空,挫伤了多头的积极性,导致了大规模的获利回吐。

  沪金属全面下挫

  周一沪金属仍涨势汹汹,沪铜盘中创出70200元的去年7月以来新高,沪锌亦触及近期高点且尾盘收于涨停。但周二铜锌便双双掉头,早盘大幅跳水。沪铜主要合约跌幅均逾3%,主力0805收跌2560元至66700元;沪锌多数合约盘中跌停,主力0805合约在扩板后跌逾5%,下挫1120元至20420元。铜锌成交、持仓量均较大幅增长。

  因LME铜库存连续两个交易日增加,伦铜已提前回调,周一LME三个月期铜跌逾1%,期锌亦小幅走低。上周五伦铜库存大幅增加6225吨,周一继续增加7,625吨,两日来增幅已达10%,显示库存持续下滑的趋势可能告一段落,引致前期入场做多的资金获利了结。

  消费不振库存激增

  从库存情况来看,增加的库存主要位于釜山和光阳两处,周一分别增加6675吨和2925吨。首尔交易商亦表示,有1,000吨铜已抵达韩国港口,正等待装入仓库;本周还将有3,000-5,000吨铜到港。

  有迹象显示,未能进口到中国国内的铜可能随着价格上涨再度回流,中国铜消费情况可能不如预期中乐观。尽管期铜价格不断走高,但国内现货价始终持于贴水状态,上涨过快的国际铜价显然打击了国内消费买盘的积极性。

  事实上,国内金属在追随外盘走势时明显滞胀,但跌势反而更为凶猛。因国内现货压力较重,且近两周来上期所铜库存持续增加。雪灾后电力供应正常后,相关企业纷纷恢复生产,也使国内产量有了保障。这些因素均使累计涨幅过大的期价承受较高压力,铜价调整或将开始。

  锌供应忧虑缓解

  锌在基本面上并无大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锌仍将继续面临供应过剩的压力。近期国内外锌价双双反弹,仍然是基于中国国内减产可能以及追随其他商品的走势。上周驰宏锌锗和罗平锌电两家主要的锌业公司公告称因曲靖地区电力供应紧张,旗下锌冶炼设备因此停产,将导致产量损失,从而吸引资金入市做多,对锌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日前有分析人士指出,曲靖地区减产不会影响整体供应情况;且昨日有传言称曲靖市已恢复电力供应,停产设备或将于本周内恢复生产,针对减产进行的炒作也将告结束。现货锌近日仍维持贴水状态,程度在500-300之间,说明现货始终存在压力,雪灾造成的产量减少尚未对市场供应状况造成实质影响。加上整个工业品市场遭受空头打压,多头资金纷纷离市。由于缺乏基本面支撑,短期内锌市预计仍将走弱。

  回调压力席卷商品市场

  由于商品市场普现空头气氛,昨日国内多数期货品种在获利了结打压下出现回调,工业品表现最为明显,橡胶开盘不久后即在外盘回调的带动下跌停,黄金、燃油分别收跌2.29%和1.83%。此前维持强势的农产品也不同程度回调。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周一表示,美国国会将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销售有限数量的库存黄金,以弥补该组织的收入缺口。这使得金市多头信心受挫,贵金属市场普遍出现获利了结的卖盘,COMEX期金4月合约收跌7.3美元至940.50美元,电子盘中续跌,最低触及929美元,美原油电子盘中下滑亦强化了投资者的抛售情绪。尽管周一沪黄金创出收盘新高,昨日仍在外盘弱势影响下开盘后即大幅走低,主力6月合约收低5.14点至219.43元。

  不过市场人士认为IMF抛售黄金对市场的长期影响不大,黄金长线涨势尚未结束,经过短期的回调整固后仍有冲高机会。

  欧佩克减产以及经济衰退可能造成的需求下滑,使原油在过百元后进入高位震荡走势,寒冷天气带来的取暖油需求则可能支撑近期的原油价格。

  燃料油则没有这么幸运。由于中国国内需求不振,亚洲库存较为充足,尽管原油连续走高,周一新加坡燃料油价格仍然下跌,裂解价差亦跌至17个月低点。据悉3月还将有300万吨的套利船货进入亚洲,4月流入船货也将持稳于240-250万吨,将进一步增加供应方面的压力。因此沪燃油整体弱于美原油,昨日盘中收跌77元至4137元,近期走势预计仍然偏空。

  工业品整体下挫、油价走低、日胶带动等因素,促使沪胶昨日开盘不久后几乎全线跌停,主力0805收跌995元至23765元。国外主产区目前仍处于停割期,现货需求也处于高位,除天胶意外跌停脱离基本面之外,主要受商品市场整体空头氛围的影响,短期内存在继续调整的压力。

  农产品方面也受到周边市场影响,大豆、豆粕分别下挫1.60%和2.32%,棕榈油和豆油高开低走,小幅收低,只有菜籽油微幅收高0.58%。尽管隔夜美盘豆类收高,但基本面未有新的支撑因素,电子盘走弱以及长期大幅上涨后的获利回吐压力,均对内盘构成打压。不过豆油远月合约仍然出现增仓上行,国内紧缺格局料将在短期调整后继续推动期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