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需求持续强劲 大豆植物油再创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5日 08:00 每日经济新闻

BY 王璐 每日经济新闻

    全球需求激增、投机资金买盘、原油维持高位等因素继续作用下,上周五CBOT3月大豆收涨14.4美分至1420美分,5月大豆收涨13.6美分至1438.2美分,5月豆油收涨90个点至63.02美分,继续触及新高。其他植物油市场方面,ICE加拿大油菜籽在大豆涨势的带动下整体上扬,5月合约收涨 2.60加元至每吨692.60加元,盘中涨至693.50加元的新高;马来西亚BMD棕榈油盘中也触及纪录高位。

    雪灾造成我国南方油菜产区受损,尽管目前业内对产量损失的估计尚未形成统一看法,但这一状况必将加剧国内植物油市场的供应紧张,需通过增加进口以缓解国内压力。而美农业部上周五称,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售110,000吨美国大豆,占上周总销售量的40%。且有消息称,在过去10天里中国已定购了10多万吨南美豆油。中国的大量进口增加了市场信心,投机资金也借此机会大举炒作,推高大豆及油料价格。

    数据还显示美国豆类出口需求维持旺盛。据USDA一周销售报告,截至2月14日当周,美国当前市场年度大豆出口销售净增加63.06万吨,新销售64.67万吨,符合预估区间;豆油出口销售净增加2.7万吨,新销售2.93万吨,居于预估的10,000-30,000吨的区间上沿。市场需求强劲不仅源于恶劣天气的影响,全球性通胀日益严峻,尤其是高油价背景对生物燃料行业的推动,也有助于植物油价格走高。

    上周四的USDA农业展望论坛上,有经济学家指出今年全球食用油需求将激增。中国油菜预期减产,欧盟、南美、印度对生物燃料的需求,均将支撑08年美国豆油价格维持在纪录高位。此外,全球最大的植物油进口国印度,将允许无限量使用进口植物油来生产氢化植物油或人造黄油,由于毛棕榈油是人造黄油的主要原料,这也必将大幅推高棕榈油价格。

    国内期市方面,经过连续上涨后当前期价已居高位,存在获利了结的调整压力。另外,从基本面上看,随着国内大豆贸易商及加工企业收购和生产活动恢复,国内供应进一步紧张;且海运费长期上涨还将促进进口成本的不断上升。因此国内大豆及植物油整体上涨趋势未改,下调空间有限。

LME库存大增 期铜获利回吐

  继上周四盘中冲至21个月以来的新高8430美元之后,LME铜价于上周五获利回吐,三个月期铜收跌80美元至8350美元,跌幅1.66%;其他基金属多数走低,期铅和期镍分别下跌2.28%和2.91%。基本面缺乏新的利好消息、连续上涨累积的获利了结压力以及LME铜库存大增均打击期价。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需求能否产生作用将决定铜价下一步的走势。

    此前LME铜库存持续减少,较1月初下降逾30%,达到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准,且注销仓单一直维持高位。其中亚洲库存减少比例最大,而上海铜库存则持续增加,说明流失库存极有可能不断流入中国。中国需求旺盛成为支撑伦铜持续走高的动力,推进了基金买盘,在此背景下国内铜价也维持强势。自春节过后以来,沪铜已上涨约3500元左右,上周五在伦铜创新高的带动下,主力合约0805收涨950元至68060元,涨幅1.42%。

    不过上周五LME铜库存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使市场对中国需求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疑虑。数据显示,LME铜库存当日增加了6,225吨至141,600吨;而上期所铜库存上周增加了14,000吨。这意味着国内消费尚未真正启动。目前国内铜现价仍维持贴水状态,内铜走势偏弱;如后期上海铜库存继续增加,可能进一步打击铜市的多头信心。

    从基本面来看,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和世界金属统计局 (WBMS)的统计数据均显示07年全球铜市出现供应短缺;商品研究机构(CRU)分析师亦指出,因中国需求猛增,今年国际铜市将出现供需缺口。摩根士丹利日前也表示,新兴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将激发金属需求。随着国内进入消费旺季,如后期中国铜消费能真正启动,支撑以上观点,则铜价仍有再攀新高的机会。王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