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消费发动机悄然浮现 金属难受次贷危机摆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5:4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新消费发动机悄然浮现金属难受次贷危机摆布

  □本报记者 李中秋 上海报道

  美国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正在影响金属和能源的投资信心。不过,在日前召开的瑞银集团大中华研讨会上,来自瑞银的原材料全球策略师贺培德表示,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基础材料(包括金属能源)的影响要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

  他强调,尤其是要分清两点:其一,到底是影响发达国家的需求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其二是影响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基础建设的需求。贺培德认为,尽管美国经济状况不佳,但继“金砖四国”之后,中东、东欧、拉美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将作为新的“发动机”支撑消费,从而导致全球基础材料价格持续走高。

  油价受影响程度较大

  过去三个月中,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全球资本市场也剧烈地波动,尤其在近期表现更为剧烈。但贺培德认为,从消费需求的角度分析,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会大过金属等其他商品。“上一次经济衰退是在2001年,其时可以看到美国、欧洲和日本是同步衰退,现在投资者认为这三个地区又会经历一个同步的经济衰退,但却忽视了另外一点”,贺培德说,“今年和2001年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现在的经济规模,已经是当时的3倍到3.5倍”。

  此外,在上周举办的2008迈科基本金属展望报告会上,迈科期货副总经理沈海华认为,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忧虑将主导全年的基础原材料价格走势,这为大多数市场人士所认同。“但我们在预测全球基础材料走势时,面临着一些诸多矛盾”,贺培德指出,2004年前,ISM(生产制造的指数)和金属价格指数非常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如果这个生产制造指数上升,则金属的价格也上升。但从2004年开始,两者之间关系完全脱节,主要是由于中国需求、美元贬值和其他供给方面造成的。

  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钢材消耗占全球的37%,美国钢材消耗占全球比例只有10%,而上世纪60年代这个比例是35%。“所以就钢材、铜、铝的消耗而言,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大的国家”,贺培德说,“但美国在原油的消耗方面还是占到全球的25%,而中国份额不到10%,有理由推论,如果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石油价格的影响会大过对其他商品”。

  新消费“发动机”浮现

  鉴于美国经济很可能是陷入衰退,对于原油的需求也会趋缓。瑞银认为,100美元一桶的价格可能不会达到,今年原油均价是86美元,油价会在85美元到90美元之间波动。不过,在发达国家衰退的同时,继“金砖四国”之后,中东、东欧以及东盟和拉美等国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这将对金属等基础原材料价格形成支撑。

  “2007年,基础商品价格的上升不仅仅是由中国造成的,我们做过研究,对象并非是金砖四国,也就不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这四个国家之外的人口可能超过十亿的国家”,贺培德透露,“这一类国家一半是中东的,还有一半是由东欧国家、东盟国家和其他的一些拉美国家构成的,把这一些国家加总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实际上对于全球金属、原油、像铜、像钢材消耗量也是非常的大。”

  以钢材为例,根据瑞银的研究,从2002年开始,上述这些国家每年钢材消耗上升是8%。“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外,因为之前我们也没有对这些国家进行过详细的研究,我们只是想当然地觉得这些国家的钢材每年的消耗量有可能只增加4%,而实际上达到了8%”。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