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豆类短期回调现买入良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5日 03: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豆类短期回调现买入良机

  ⊙特约撰稿 周洪忱

  在获利抛盘的打压下,近期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合约持续回落,受此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合约也冲高回落,但从基本面来看,豆类中长期牛市仍然没有改变,短期的回调是良好的买入时机。

  国际方面,2007/2008年度全球大豆的播种面积出现大幅减少,产量出现大幅度下降;同时,全球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食品的消费量、发达国家生物能源的发展加大了农产品的需求量,供小于求支撑豆类商品的上涨,而大豆的产量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大幅增长,需求的旺盛将支撑豆类商品中长期上涨趋势。

  国内方面,中国是大豆的重要进口国。数据显示,国内大豆进口量占需求量的70%左右,所以国内豆类商品的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2007年CPI同比上涨4.8%。食品上涨12.3%,拉动CPI上涨4%(占CPI上涨的83%左右),而农产品价格上涨是食品上涨的主要因素,所以近期持续有政策出台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如大豆进口关税的降低、取消大豆等部分农产品的出口退税、增加部分农产品的出口关税、国储连续向市场抛售玉米和小麦等。受此影响,近期国内农产品价格回落幅度较大,但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大豆的出口量仅占消费量的1%左右,由于国内大豆的进口依存度较高、储备较少,国际大豆的强势给国内价格一定的支撑,使政策调控对豆类商品的影响相对较小。

  大豆的主要压榨产品为豆油和豆粕,由于对禽流感及蓝耳病的担忧,养殖户的补栏热情不高,导致年底饲料销量增长较慢,饲料厂的补货较为谨慎,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导致豆粕市场成交较为清淡;同时豆油的需求持续增长,价格连续上扬,需要更多的大豆压榨豆油,而豆粕市场的清淡导致豆粕的库存持续增加。据悉,由于豆粕的库存过大,部分油脂厂已面临停产,将使豆油市场存量持续降低,限制了豆油价格的回调空间。

  2007年至今,大豆涨幅70%左右,豆粕涨幅在50%左右,豆油涨幅在80%左右,大豆涨幅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压榨企业的压榨利润。由于采购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很难具体计算压榨企业的准确利润,但从期货上大豆、豆油和豆粕的价格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压榨利润=豆油价格×出油率+豆粕价格×出粕率-压榨费用-大豆价格),国产大豆出油率约为16.5%,出粕率约为78.5%,压榨费用按120元/吨计算,以近期合约为例,压榨利润为-300元左右,即压榨企业的理论利率为负。如果豆粕价格持续回调将导致企业的压榨利润大幅降低,豆粕产量会相应减少,由于肉类价格的上涨,豆粕市场需求会逐渐回暖,届时豆粕价格会得到较大支撑,所以豆粕虽然短期压力较大,但不易过分看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政策利空对豆类商品价格有一定的调控压力,但在全球基本面支撑下,豆类中长期上涨趋势没有改变。纵观豆类商品,豆粕价格受市场影响压力较大,但大豆及豆油的回落空间已不大,短期大豆、豆油的价格回调将是良好的买入时机;而后市一旦豆粕市场回暖,可积极买入。

【 进入股吧 】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