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熨平价格 国内油市有了减震器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 05:48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国家发改委昨日发布消息称,我国第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已通过了国家验收,目前该基地已全部储存原油。行业人士认为,在油价高企以及国内特殊的成品油定价体制条件下,镇海基地有望成为国内外市场间的“减震器”,而国内“熨平”成品油价格波动也有了新的武器。 抑制油价波动影响 建立石油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防范石油供给风险以及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此次完成储油的镇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建设规模520万立方米。自2004年3月起,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第一期镇海、舟山、黄岛、大连四个项目开始建设,除镇海基地外,其它三个基地也将在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用。 此外,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石油储备中心已于此前正式成立,具体承担国家石油储备建设和管理任务。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石油储备的初步建立,意味着仅次于其依靠自身调节石油余缺的能力逐步增强。这在目前的能源市场环境下,意义尤为重大。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到11月,中国共进口原油高达1.5亿吨,同比增长12.5%。中国石油消费中有一半依赖进口,而直接面对的海外原油市场在今年却变得越来越难以把握。今年以来,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价的累计涨幅已超过40%,甚至一度接近100美元/桶的历史高价,而且价格波动幅度也急剧放大。 与石油需求最大的美国相比,中国既要被动接受高位剧烈震荡的国际油价,又缺乏健全的石油衍生品市场以帮助相关各方转移油价波动的风险。不仅这样,与中国普通人息息相关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也在今年遭遇着原油价格波动的考验。 因此,在这样的市场和制度条件下,原油库存将使中国应对短期供需缺口的能力大大增强。上海一家资源类企业的高管认为,要解决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成品油市场造成的冲击,一方面要加速成品油定价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让成品油价格真正反映市场的供需状况;另一方面,国家应加速建设完善的油品储备体系,以在必要时“熨平”油价波动。 风险承担应多元化 进入今年10月份以来,NYMEX原油期价即便在日内波幅超过3美元也已变得平常,而且其还带动了汽油等成品油价格波动幅度的加大。而对于国内由政府制定成品油零售价的现状而言,油价的剧烈波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尽管随着国内石油储备的逐步建设,我国在特殊情况下调节国内石油供给的能力有望增强,但对于长期而大量的能源需求而言,仅以石油储备来调节国内能源市场显然是不够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郁松认为,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油价波动本身无法回避,而国内市场主体如能对油价变化趋势有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油价波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就会相对较小。 “而问题在于,目前的体制是让一个主体判断油价还是多个主体判断油价?遇到海外油价波动时,国内是快速调整价格还是不调整价格?油价风险是一个主体承担还是多个主体承担?这些问题在制度建设上的答案都不言自明”,他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