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际粮价面临再次上涨 世界经济滞胀风险陡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8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国际粮价上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内交易员正在忙碌本报传真图

顾客在超市里购买大米徐汇 资料图更多迹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的粮食和食品价格正在酝酿第二波大幅上涨。在美国次贷风波席卷全球和高油价持续冲击个人消费和企业盈利的不利背景下,粮价再度疯涨只会进一步加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一些经济学家惊呼,全球经济正日益凸现上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典型特征。

  ⊙本报记者 朱周良

  行情 小麦大豆玉米创下新高

  最近一轮的粮食价格上涨在期货市场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美国芝加哥,明年年3月交割的小麦和糙米期货价格均跃升至历史最高水平,大豆期货价格创下34年新高,玉米价格也升至11年高点。

  昨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明年3月份小麦期货价格首度突破每蒲式耳10美元,继续刷新上周五的创下的历史高点。在上周五的交易中,明年3月和5月交货的小麦合约分别大涨26美分和19美分,达到每蒲式耳9.795美元和9.745美元。累计上涨,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上涨了6.3%,为连续第四周走强。

  不仅仅是小麦,包括大豆、玉米等其他农产品也全面上涨。昨天,芝加哥期交所的大豆主力期货合约达到每蒲式耳11.9225 美元,为1973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玉米期货也升至每蒲式耳4.4275美元。

  分析人士注意到,在过去一年间,谷物价格上涨了逾一倍,主要因为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影响了各国农业产量。另一方面,对于粮食和食品的需求却持续上升。此外,能源价格飙升也助长了粮价的涨势,由于油价高涨,不少国家都在加大力度进行生物燃料的开发和生产,后者的原料大多来自蓖麻、棕榈、棉花、大豆、向日葵、玉米等油料植物及动物脂肪等,同时,大量种植这些油料植物也会缩小用于种植其他农作物的耕地面积。

  有专家预言,随着农产品价格持续高涨,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将迎来第二轮食品价格上涨。今年夏天在批发市场出现的前一轮谷物价格上涨,已日渐渗透到整个供应链。澳大利亚联邦银行的策略师格雷表示,目前全球的农产品供给确实吃紧,认为近期价格将见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影响 全面推高各国通胀指标

  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令各国的通胀形势急剧恶化。在过去的一周中,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不约而同都敲响了通胀的警钟,各地的通胀指标都达到数年甚至是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该国11月份CPI环比上升0.8%,远超过10月份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则上升了0.3%,为1月份以来最大升幅。

  欧洲的通胀情况也不容乐观。欧盟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份的通胀率猛升至3.1%,较上月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值高0.1个百分点,是自2002年欧元流通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今年10月份和去年11月份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6%和1.9%。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欧元区通胀压力显著加剧主要是受到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其中,能源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9.7%,食品价格同比上涨了4.3%。

  在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可谓对高粮价之害感受最深的一个。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发言人12日说,截至12月10日,俄今年的通货膨胀率已达到11.1%。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把高通胀率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国内食品生产能力有限、货币供应增长速度过快等。为了应对粮价上涨,俄罗斯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关税措施,如对小麦等农产品征收高额出口税,放宽肉类产品的进口限制等。

  在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中国,粮价带来的通胀压力同样引人关注。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最新统计,受食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11月全国CPI同比上涨6.9%,创今年月度新高。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预计,今年全年我国CPI涨幅大约在4.7%。这一涨幅将是自1996年以来的最高点。而食品类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推动11月份CPI涨幅创新高的主要因素。统计显示,11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8.2%,拉动CPI上涨5.94个百分点。

  担忧 全球经济面临滞胀风险

  尽管很多货币当局都将食品和能源视为“易波动项目”而忽视其上涨,但食品涨价对整体物价的“渗透”效应已日益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各国央行也正在展开激烈辩论,讨论近期食品和能源价格的迅速上涨会否持续,以及如果持续下去的话,央行该采取何种对策。

  哈佛大学教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夫认为,近期大宗商品价格的演变可能意味着,总体通胀与核心消费物价的关系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按照罗格夫的观点,央行不能简单地认为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短期行为,也不能认为总体通胀将迅速回归核心通胀水平。相反,货币当局必须考虑食品和能源价格涨势维持数年的可能性。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还刊文指出,近期全球各国央行在严格控制通胀方面的纪录不怎么出色,因而增大了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渗透到总体物价的危险。文章指出,在2006年,全球许多重要经济体的CPI涨幅都超过其官方设定的目标上限,不管是美国、欧元区还是英国,而包括印度在内的很多新兴经济体中也是如此,只有仍徘徊在通缩边缘的日本基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

  在次贷危机“阴魂不散”、美国经济濒临衰退之际,业界认为,粮价和能源价格主导的高通胀可能拖累美欧经济陷入“滞胀”。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上周就表示,如果房价下跌导致消费者削减开支,美国明年有50%的概率陷入经济衰退,同时还存在陷入“滞胀”的风险。他表示,美国的通胀率比预期的要高,但不会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超高水平。但费尔德斯坦同时指出,某种程度上讲,美国正迈向“停滞型通货膨胀”。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也撰文指出,至少从短期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均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不断放缓与通胀高企的两难局面,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