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产品引领式上涨助农民增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4日 05:4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农产品引领式上涨助农民增收

  

cpi变化图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财经新闻图片 

□本报记者 金士星 上海报道

  相对于基本金属的疲态,近期农产品价格持续坚挺,其中大豆及油脂价格更是连连上涨。有观察人士认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固然成为CPI走高的驱动力之一,但其相对其他消费品的“引领”式上涨也有利于收入向农民倾斜。

  预测豆价“需要想象力”

  尽管周一CBOT场内大豆和豆油价格因获利回吐而有所走软,但昨日连豆相关产品和各类油脂价格再度走强。截至收盘,连豆小幅上涨;豆粕、豆油涨幅分别为1.61%和2.02%,处于历史高位。受豆油上涨带动,棕榈油期货和菜籽油期货价格也同步走高。

  今年至今,豆油期价累计涨幅已经超过47%。美国期货经纪商R.J. O'Brien的中国市场部主管陈贝尔认为,豆油价格上涨的大背景是商品市场的整体牛市,直接原因则是本年度东北大豆的减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7日发布的最新月度预测称,2007年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400万吨,同比减少12.32%。

  大豆减产直接导致豆油供应的紧张,引发东北豆油价格的上涨。而国内豆油供应的紧张也导致了进口大豆和豆油的增加。10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创下2004年以来的新高;食用植物油进口量是近年来最高水平。这反过来又拉动了外盘大豆的走强。

  此外,美元持续贬值推高了以美元标价的各类商品价格。同时,

原油价格的走高也促使了生物
能源
相关的大豆和豆油价格的上涨。陈贝尔说,生物能源的生产确实构成对大豆和豆油的现实需求,但是否直接导致了豆价的爆发式增长还缺乏证据。实际上,没有工业用途的小麦价格也因减产而攀升,今年累计涨幅已超过52%,由此,要预测具备生物燃料题材的大豆和豆油上涨空间确实“需要想象力”。

  财富另类转移

  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10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10年来的最高纪录。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达到17.6%。而央行在周一公布的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8.47%,增幅比上年末高1.53个百分点。物价与货币供应量的同步走高加深了市场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忧。

  早在上世纪初,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就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并不意味着所有消费品价格的同步上涨,而是在某类商品的价格上最先表现出来,而后再扩散至其他商品类别。一部分人会在物价上涨之前获得新增的货币供应,而另一部分人却在获得新增货币之前就不得不用现有的货币支付上涨的物价。因而通货膨胀能够被看成是财富再次分配的过程,当这一分配过程结束时这一轮通货膨胀也将结束。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称,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1429元,同比增长19.8%,与农产品价格上涨有直接关系。

  “当前我国这一轮CPI的走高也可视为一次财富的另类转移。农产品价格相对其他消费品的‘引领’式上涨有利于收入向农民倾斜。由于我国农村消费者有着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农产品价格的走高也将拉动此前供应较为过剩的其他消费品的需求”,观察人士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