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备战特别结算会员 三大风险考验银行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0日 10:5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钟文倩

  “商业银行作为特别结算会员肯定会赶上股指期货的正式推出,不可能一直往后拖,这是监管层的一致意见。”日前,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

  然而,商业银行要想达到此意愿,一个无法绕过的门槛即为,《商业银行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业务和期货结算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的尽快出台。

  据记者了解,目前该《办法》已经上过银监会的办公会议,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斟酌调整,并修订个别的争议之处。

  在监管层的积极推动下,

商业银行筹备股指期货特别结算会员的进程骤然加快,但是,除了少数商业银行因为筹备时间较长,而对金融期货结算业务比较熟稔之外,大部分商业银行对期货行业本身蕴含的巨大风险似乎还是一知半解。

  “现在,很多正为特别结算会员备战的商业银行都清楚参与金融期货结算业务所附带的风险,但他们并不太了解具体的风险点何在,并如何去降低、消除这些风险。”对此,一业内人士颇为担忧。

  实际上,作为国内第一个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的推出决不仅仅意味着为

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易品种,而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因此,对于期货市场的新军,商业银行决不能认为准备了一套技术系统就万事大吉了。”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商业银行参与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存在三个方面。”一家筹备股指期货相对充分的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称。

  首先,存在于合作伙伴,即交易会员。该负责人认为,只有那些对系统本身、人员素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等方面比较谨慎的,且前期经营管理比较规范、没有比较大的污点的期货公司才是其考虑的合作伙伴。而吸收那些提出授信、资金拆借要求的期货公司可能会适得其反,增加风险。

  而实际上,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在前期对有意申请成为中金所交易会员的期货公司进行过考察。“通过考察,我们能够了解期货公司对市场,对其客户,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然后再从中刷选。”一家参与考察的商业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在跟我行进行技术测试的都是财务质量比较好的期货公司。”

  其次,就是技术系统的风险。根据记者了解,虽然部分先行的商业银行已经基本准备了一套结算系统,但其中,能够接受间接下单者仍为数不多。

  业内人士介绍,间接下单比直接下单更有利于控制风险,原因在于如果通过直接下单,特别结算会员不能给交易会员计算浮盈浮亏,而间接下单可以及时核算账户的资金状况,这样就可以保证不出现暴仓情况。

  因此,要想完全达到股指期货结算要求,一些商业银行的技术系统还有需要继续完善功能的地方。

  除此之外,目前特别结算会员与交易会员共同进行的仿真测试还没有做到与未来真实交易的全面模拟。不少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仿真测试尚未放进生产环境中,而且也没有实现全流程测试,而只是充当了结算数据转交的“二传手”。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应根据各银行的筹备情况,先期选择两三家准备成熟的银行进行特别结算会员试点,然后参照中金所“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会员审批原则,逐步放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