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两日内近6亿资金涌入 农产品期市火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03:23 第一财经日报

两日内近6亿资金涌入农产品期市火爆

  江南

  在经历了国庆长假外盘暴跌的洗礼之后,曾经火爆异常的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再次受到巨量资金追捧。根据大连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数据,10月9日和10日两个交易日内,这两个交易所各合约总持仓合计增加204620手。

  据统计,在这两个交易日里,接近6亿元人民币资金涌入大豆(豆一)、豆粕、玉米、强麦、白糖、棉花等6个近期最活跃的农产品期货品种市场(以0805合约结算价,统一按8%保证金比例计算)。

  国庆长假期间,国内期货市场休市,但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继续交易。令不少国内投资者惊讶的是,前期疯狂上涨的CBOT大豆、玉米、小麦、豆粕等出现暴跌,NYBOT白糖、棉花也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受此影响,国内农产品期市周一(10月8日)出现全线下跌,豆粕等品种一度跌停。

  然而,正当投资者以为农产品已经“高处不胜寒”,即将步入回调通道之时,外盘农产品又重新大幅上涨。于是,周一的暴跌给前期未享受到农产品大涨的投资者带来了进入机会,而外盘的重新走强则进一步增强了农产品多头的信心,从10月9日起,做多资金纷纷疯狂涌入农产品市场。

  表现最抢眼的当属白糖期货,该品种在10月9日一天内增仓71878手,按其主力0805合约当日平均价每吨3996元计算,这批新的增仓需要占用约2.29亿元保证金。

  其次,长期沉寂的棉花期货因为前期滞涨,被视为农产品市场的“价值洼地”,且外盘也开始震荡走高,近两日受到了资金的青睐。在这两个交易日合计增仓28350手,分别按当日主力合约平均价计算,共增加保证金约1.73亿元。

  此外,传统的活跃品种大豆、豆粕、玉米、强麦依然是资金追捧的主要对象。大豆合计增仓近3万手,新增保证金近1亿元;豆粕增仓超过32000手,新增保证金超过8000万元;玉米增仓近2万手,新增保证金超过2000万元;强麦增仓近6000手,新增保证金超过1000万元。

  Related相关

  农产品期价全线上涨

  本报记者 刘文元 发自北京

  国庆节后的第三个交易日,国内主要农产品全线上涨,其中大豆系列涨势强劲,白糖和小麦也有非常大的涨幅。

  昨天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0805合约大涨114元/吨,收盘至4199元/吨,涨幅达到了2.79%。国际市场一扫中国国庆放假期间的低迷走势,大幅上涨,拉动了国内市场的价格,CBOT 10月9日的场内交易和10日的电子盘,连续两天大幅上涨了45美分/蒲式耳。中国长假结束后,重新进入国际市场采购大豆,提振了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而南美持续的干旱则进一步推动了大豆的走势,气象机构预测,南美大豆主产区干旱的天气近期不会有缓解。此外,分析机构对12日早上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预期偏多,也是刺激大豆期货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虽然从10月1日起国家调整了大豆进口关税至1%,但是预计10月份国内大豆进口不会大幅上涨,预计10月份进口量270万吨左右,国内大豆不会出现降低关税期间阶段性过剩局面。

  昨天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节后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大涨,棉花0805合约上涨了150元/吨,收盘至15310元/吨,涨幅0.99%。昨天欧盟和中国终于达成了新的

纺织品协议,中国出口欧盟纺织品“双检查制度”的确定,扫除了中国纺织品输欧的不确定性,避免了中国和欧盟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危险,这是昨天开盘后棉花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动力。

  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强麦期货0805合约,昨天上涨了26元/吨,涨至2025元/吨,涨幅1.3%,不过总体上,强麦还处于下跌区间。国务院9月份确定的增大最低收购价小麦投放力度的利空政策,依然对强麦市场构成重要的压力,近期最低收购价小麦入市频率和数量明显增加,小麦市场近期依然是“政策市”主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