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期指推动技术升级 券商型公司平均装备八百万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1日 05:21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李中秋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对30家券商背景期货公司的一项采访调查显示,因备战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被调查公司前期在软硬件设施上的投入平均达到了800万元。相比之下,传统期货公司显得有些“吝啬”,投入设备不足一半。

  记者调查发现,市场对股指期货的良好预期,正在推动期货行业一轮技术创新,在基础设备投入的基础上,大部分公司还计划在交易软件等手段上赢得股指期货先机。业内人士也指出,未来股指期货市场将主要集中于技术竞争。

  期货公司间差距明显

  无疑,

证券市场丰厚利润使得券商在新品种方面舍得投入。调查显示,30家券商型期货公司向被控股期货公司累计注入资金约18亿元人民币,用于期货公司的增资扩股,平均每家期货公司注入资本金6000万元人民币,其中齐鲁证券增资鲁证期货高达1.5亿元。

  在被调查的期货公司中,南方和上海的两家公司前期硬件和软件投入(包括计划投入)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大部分券商型期货公司前期投入用于股指期货“装备”的金额在600万元人民币。相比之下,非券商类公司在设备投入上有些“吝啬”。记者调查了10家非券商类期货公司显示,平均每家期货公司前期设备投入不到400万元人民币。刚刚获得首批全面结算牌照的南华期货总经理罗旭峰透露,该公司前期投入的“装备”约为800万元。

  而一些小型公司在设备上的投入甚至不足100万元。从投入设备看,期货公司的贫富差距相当大。业内人士指出,传统期货公司在设备投入上“缩手缩脚”,这和大多数期货公司盈利状况不佳是离不开的。根据记者获取的数据,2007年上半年盈利最好的浙江11家期货公司,累计4092.23万元,同比增长4.22倍。也就是说,即便高速增长,但平均每家公司利润仅为372万元,与券商几十亿元的利润无法相比。

  技术将成竞争手段

  罗旭峰分析说,期货公司过惯了以前的苦日子,使得他们在设备投入方面非常谨慎。“以南华为例,即便是我们业绩不错,但在设备投入的每一笔都是精打细算的,”罗旭峰说,“但是我们相信在股指期货技术上的投资是长期的,而且未来可能成为股指期货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

  对此,东方证券金融期货部高级顾问方世圣也表示相同的看法。“与商品期货不同,股指期货和现货市场的关联度会相当好,由于当中会产生不少机构套利机会,其交易是分秒必争的,这就要求各家公司在技术上先胜一筹,以争取到更多大客户。”

  他介绍说,根据国际市场的经验,股指期货机构投资者对期货和现货的基差算的相当精确,一些好的软件能够随时发现套利机会。“这就要求作为服务者的期货公司在IT方面有特长,而研发方面反而显得比较次要”,方世圣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股指期货临近,各家期货公司还将在交易软件方面进一步投入资金,如程序化交易等等,这将提升整个期货行业的技术水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