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陶一山:生猪期货是治本之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7日 15:38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马晖

  商务部近期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5月前20天,36个大中城市每公斤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达到14.5元,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4元。包括农业部、商务部在内的各相关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如引导养殖户适当补栏增加市场供给、调剂区域间的余缺、动用国家储备肉等,以应对猪肉价格的攀升。

  "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周期平均为38个月,但近年来波动的周期越来越短,已接近一年一个波动周期。"中国肉类协会副会长陶一山表示,"这与缺乏远期的价格指导有很大关系"。养殖业出现"蛛网现象":生猪卖难—价格下跌—宰杀母猪—生猪减少—供应短缺—价格上涨—养殖增加—生猪卖难。

  陶一山表示,"尽快推出生猪期货,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尽可能减少生猪价格的波动,可能是一个治本之策。"

  生猪期货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早已占有重要地位。最早的生猪期货由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在1966年2月推出,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供需均衡的远期价格,成为农民第二年进行科学决策的依据,减少和消除生猪价格的"蛛网现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陶一山曾于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在人大会议上提出"加快上市生猪期货品种,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建议。如果生猪期货满足生猪生产者、猪肉加工商、贸易商套期保值的需要,可降低其生产成本,提高收入。而加工企业可以在"公司+农户"的基础上采取"订单+期货"的经营模式,促进生猪养殖业产业化经营。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另一位人大代表、时任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负责人朱玉辰也提出议案,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稻谷和生猪期货。该议案称,生猪期货上市后,将带来生猪市场各方主体的共赢和产业链条的稳定。为相关企业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并能有效提高生猪产业化程度。对于小规模的养殖户来说,期货稳定市场价格的作用保证了其切身利益。

  从2001年起,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始与国内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生猪期货课题研究,并深入行业协会及各主产省和主销区的现货企业,进行了政策咨询与市场调研,组织研究人员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学习。去年3月24日,中国

证监会、大连商交所、唐人神集团还在长沙联合举办了一次研讨会,对生猪期货上市交易进行论证调研。大连商品交易所当时拟定的生猪期货合约设计报告,论述了生猪期货最为重要的交易品种(三元杂交猪)和交割方式(实物交割)。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