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国内公司再国际化加速 期货行业蜂拥搭台香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5日 18:36 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 龙舫 整整过了10年,中国期货公司2007年终于重返国际期货市场。 "我们香港子公司期货牌照的申请材料,上周已经报送香港证监会,根据审批程序,最晚在6月份将正式开业。"3月30日,金瑞期货公司总经理姜昌武告诉记者。 几乎同时,格林期货公司也向香港证监会上报了申请材料。其香港子公司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经营场地装修、相关设备添置以及经营人员的考核和培训均已完成,预计挂牌开业的时间是在今年4月份。 而去年底中国国际期货和永安期货的香港子公司都已经获得了香港证监会颁发的期货经纪牌照。 香港:国际化的第一步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期货公司代理外盘和设立海外办事处,曾经风靡一时。比如中期集团,当时就曾在CBOT(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 NYMEX(纽约商品交易所)取得电子交易席位。但到了1996年,由于国际化经营风险频现,政策对国际化进行限制,国内期货公司全部停止了国际期货交易业务。 再次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6月29日的CEPA协议的签署,在该协议框架下,我国政府将逐步允许部分内地期货公司去港设立分支机构。 2006年3月,中国证监会先后批准格林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和南华期货等6家期货公司赴港设立分支机构。 中国国际期货总经理助理刘锋告诉记者,"我们的香港分支机构是国内期货公司中最早开业的,去年12月底已经正式营业。" 中期采取的策略是收购,被收购对象是2004年才成立的一家香港本地中小型期货公司,其52%的股权被中期收购后,成为中期在香港经营平台。 国内其他几家期货公司采取的则是新设香港子公司的办法。其中,永安期货公司选择在香港期货市场有着丰富经验的香港新鸿基公司作为伙伴,合资成立了"中国新永安期货有限公司"。 目前,各家期货公司香港子公司的筹备工作都已经基本完成,只等牌照发放,就可马上开始营业。根据牌照不同,内地期货公司在港分支机构可以进行期货经纪、投资管理、自营等多项业务。 由于国内的期货品种较为单一,很难满足国内企业套期保值的需求,香港分支机构的成立,为国内企业通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快速通道。此外,这些香港分支机构也将起到桥梁和"窗口"的作用。 姜昌武称,通过香港公司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金瑞期货公司可以学习先进的期货经营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 刘锋介绍,开业三个月来,中期香港公司交易量稳步增长,业务发展模式逐渐成熟。 格林期货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卫国认为,期货公司进军香港势必会增加期货公司的业务创收能力;还可以为国内期货公司谋求海外上市奠定基础。 "境外到境外"之忧 国内各家期货公司虽然都对开拓国际期货市场充满了憧憬,但对于香港分支机构短期内的业务发展速度,并不是特别乐观。 姜昌武称,3月6日颁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条例>虽然允许期货公司开展境外期货业务,但是由于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国内客户做外盘仍有很大障碍。 根据现有的规定,内地期货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还不能够代理境外资金开展境内期货业务,也不能代理普通内地客户直接参与外盘交易。 因此,目前内地期货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主要是为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尤其是海外华人)提供在境外的服务,换言之,期货公司还难以充当境内外的"媒婆"。而从境外到境外的模式显然不是内地期货公司的优势所在。 姜昌武认为,国内期货公司的真正优势是拥有较多的内地客户资源。如何运用这些客户资源,将是期货公司国际化成败的关键所在。但此项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政策限制的突破。 他称,香港公司的运作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文化、制度和地域的差异将使香港子公司管理的复杂性大大增加;如何应对内地和香港的"双头监管"等等也是一大问题;在香港设立期货公司,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内地,同等规模香港期货公司的运营成本约为内地的3-4倍。 由于政策限制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取消,各期货公司香港子公司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太快。"逐步做大"成为它们的现实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